《如果》这首歌是我在大学期间参加教会听到的,我仍然只能感受到前半段迷茫和迷失,没能体会到后半段的陪伴和爱
冬至那天与一个朋友吃饭。都是学心理学的,很自然地会聊聊最近各自的状态,然后拿原生家庭来说一说。当我说我家的事情,对方哭了。而我认为我所说出来的,都只是小事而已。
后来再问原因,对方说:父母为家做出牺牲的部分,尽力了。
我没能接受这样的一个解释,或者我在理性上知道这是对的,但潜意识拒绝去认同。
嗯,是比较白眼狼。
其实我的父母也没有虐待过我,也没有把我丢掉,我家也没有像一些故事里面的错综复杂。
但我放不下的,是我一直都看不到他们,他们的缺位让我不清楚“家”这个东西的意义。我要用从南方去到北方的方式来逃避“我没有家”这个感觉,不断地通过向外人求得关注。
心理学家温妮柯特的理论说,足够好的母亲,60分。母亲给予适当的安全感,让孩子知道母亲会在。剩下的40分,我觉得父亲用教导孩子社会规范的方式来补足,父亲通过自己作为模范,让孩子学会从社会规范中找到自身价值。
母亲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安全的,父亲让孩子知道自己是方向的。
但,如果这两者都不足呢?可能这孩子连自己是谁、为什么要活着都太不知道吧。
如果写到这,我仍然还在抱怨我的父母,未免也太无趣了。
我无法否认我的身份,因为身上流着他们的血。也因为有他们,我才能好好地活到现在。
虽说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但我的生活是我去经历的。
去理解他们作为父母会有不足,抱怨是开始,是已经愿意去面对他们,面对曾经的过去。接下来,就是向他们走近了。
还会想起之前的一次出行,兴奋地向天上的老爸说:“这样的景色你没见过吧”;还有最近和老妈约了,今年春节香港之行。当然,这些都还只是尝试,肯定还有好多要处理的。
这篇上下内容矛盾的文章,也表示我对他们矛盾的感觉。
不过总有一天,我会对他们两位说:
“你们的儿子靠自己的努力,现在过得挺好的,不用担心。
谢谢你们把我生下来,当我的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