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患上抑郁症,8岁过度劳累去世的小童星.......”这篇文章中的报道让我们知晓了抑郁症患者年龄开始偏年轻化。
小刚,16岁,一名中专学校的学生,从开始不愿与人沟通,每天心情压抑,到几乎不和家里人说话,到最后诊断为重度抑郁。
《抑郁帝国》书中指出,当今,抑郁症在全球迅速地蔓延与传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的最新显示,抑郁症现在是全球健康负担的最大单一贡献疾病。调查估计,全世界有3亿人患有抑郁症,2005年到2015年间增长了18%。进入21世纪以后,“抑郁症”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我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中关注的3类主要精神障碍之一就是抑郁症。
本书作者美国乔纳森.萨斯基是一位精神病学史学家,任凯斯西储大学医学史教授,多年研究方向为精神病流行病学、临床精神病学、医学人类学、心理疾病治疗史和抑郁史等。

本书从抑郁症的古今历史脉络,从概念、理论、治疗、现状等角度来解读抑郁症,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跨越千年崭新的历史视角 。为关心抑郁症的读者奉上一份风味独特的精神大餐。
那么抑郁症到底是什么,我们真的了解抑郁症吗?
01什么是抑郁症?
主人公埃斯特.格林伍德说:“在船的甲板上,或者在巴黎或曼谷的街边咖啡馆里,我会坐在同一个玻璃钟罩下,在自己阴郁的氛围中烦恼着。”
钟罩就是指一种盛装气体的玻璃容器。埃斯特所说的这种形容,就是对抑郁患者自身的一个隐喻。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自小多病,郁郁寡欢,入贾府之后就经常多愁善感,整天皱眉,凡是总往不好的一面想。还经常哭,总是悲观和绝望。后因受到贾府人的中伤,自己喜欢的宝玉离去,这些原因都加重了黛玉的抑郁状况,最终让她走上不归路。
那么主人公埃斯特和林黛玉是真正的抑郁症患者吗?
医学上是怎样定义抑郁症,抑郁有哪些症状呢?
《抑郁帝国》书中指出: 抑郁症很难定义,它是一种心境异常低落的疾病,而且隐藏了很多复杂性和变化。
当前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的重性抑郁障碍(MDD),MDD是当前手册中抑郁症的主要诊断标准。但DSM并不是抑郁症的终级标准。
如果在两周内出现了以下9种症状中的5种,则DSM-5认为应诊断为MDD。这9种症状是:
1.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心境抑郁。
2.几乎每天或者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对所有或者大部分的活动兴趣或者乐趣都明显减少。
3.在未节食的情况下体重明显减轻或增加,或者几乎每天食欲减退或增加。
4.几乎每天都失眠或者睡眠过多。
5.几乎每天都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者迟滞(由他人观察所见,而不仅仅是主观体验到的坐立不安或者迟钝)。
6.几乎每天都疲劳或者精力不足。
7.几乎每天都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或者过分地、不恰当地感到内疚。
8.几乎每天都存在思考或者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减退或者犹豫不决。
9.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反复出现没有特定计划的自杀观念,或者有某种自杀企图,或者有某种实施自杀的特定计划。
手册还说,这些症状必须引起了严重的痛苦和损伤,并且不能是由药物滥用或其它疾病引起。
要特别注意的是症状的持续时间是关键,症状持续才能进行诊断。
对上述的两位主人公,或许我们只有医学才能严格判定他们是否真正有抑郁疾病。
那么抑郁症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02抑郁和哪些因素有关?
(1)生活中的逆境会增加抑郁症的风险。
《抑郁帝国》中写道:普拉斯当她8岁时母亲告诉她父亲的死讯时,她不断在诗中吟唱死亡,曾多次试图自杀。1955年普拉斯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著名的史密斯女子学院,于次年获得奖学金获准去英国剑桥留学。在那里邂逅了英国诗人休斯,并结婚,育有一子一女。多年之后,这个男人为另一个女人离开了她,她最终自杀了。
生活中的逆境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这一点在专家中是没有争议的。
(2)压力事件和较低的社会阶层增加了抑郁的风险。
压力事件增加了抑郁的风险,弱势群体更容易患抑郁症。书中指出:儿童时期的虐待导致日后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海外部署军人的孩子会有更多的抑郁症。身患残疾和身体疾病的儿童也是患抑郁症的高风险群体。青春期的抑郁症经历,增加了成年早期对压力事件的易感性。
较低的社会阶层也是导致抑郁的一个因素。社会阶层较低的人生活压力会更大,他们的易感性会更强,而且他们受教育的机会更少,受高等教育水平程度也低。所以他们患抑郁的风险也会更高。高等教育水平对抑郁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即每多受一年教育,风险也会降低。
(3)抑郁症还与其他慢性疾病有关。
如糖尿病,癌症和心脏病。在全球范围内,女性面临更多的逆境,女性抑郁症的研究比男性多。对许多疾病来说,来自受到压迫、边缘化或者遭受迫害的群体会增加患病的机会。
03抗抑郁药背后带给我们的思考?
20世纪70年代,当抑郁症的研究从心理健康领域转向新的重点-生物学,抗抑郁药就出现了。
《抑郁帝国》在书中提到:也许是在1987年12月左右,当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允许礼来公司在美国市场投放百忧解时,人类的性格就发生了变化。
至今几十年的时间,数百万人开始服用80年前难以想像的药物。抑郁症的话题中充斥着“化学失衡”一词。1985年辉瑞制药公司将左洛复推广为纠正“化学失衡”的药物。
一些人转变成为生物精神科医生。有些人则相反,只关注心理原因和心理治疗。
莎莉.布兰普顿说:心理健康的治疗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但正如我逐渐理解的那样,抑郁症是一种不精确的疾病。
至今为止,对抑郁症我们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很可能无法根治它,而且也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世界上流传着一个经久不衰的教训:生活是艰难的。婴儿和儿童每时每刻都会面缺乏自主性和权利的问题。他们依赖更大、更强的事物,并会因为依赖导致挫折感。
大一点的孩子仍然会被大人强加的规则所束缚。中年是段艰难的岁月,大多数人都有很重的责任感。那些所谓最健康、最成功的名人仍然会有悲伤、衰老和身体上的痛苦。
在每一个年龄段,问题都是: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患抑郁症,许多人生活在可怕的环境中却不会患抑郁症 ,许多人生活在最好的环境中也会有这个症状。
面对日益飙升的抑郁症患者,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建立有效地预防措施?平时多关注自身和家人的情绪与压力管理,必要时多求助专业人士。对已经确诊的抑郁症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家人和朋友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尊重和关爱。
04写在最后
马丁曾说:如果内心不安而悲伤,身体虚弱也会随之而来......灵魂的疾病才是真正的疾病。
关于忧郁症的最后一句话可能永远也写不出来,但我们总有方法去应对,去治愈我们的内心。
《抑郁帝国》本书可以帮你对抑郁症提升更高的认知,提供一个更加深邃的大视角。当你在医学、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文学的精妙世界,多层次,多方位地探究抑郁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你会发现那些看似无尽的未知,只不过是另一个层面的已知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