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是一个变化的原教旨主义者,所以对于变化,我总是积极的拥抱。”
“这个世界有两种市场经济,好的市场经济和坏的市场经济。”
既得利益像沙子、企业改革要向死而生。在近日的正和岛“重新链接 · 2017创变者年会”闭幕论坛上,吴晓波金句频频,阐述了对于经济发展、企业改革的观点。
以下为吴晓波口述:
1
一切的改革都是从违法开始?
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我到温州去做调研。说有一个人在温州苍南县鳌江边圈了一块儿地,把这个地方叫做中国第一个农民城,自己画了一张地图到温州去招商。花5万买一块地皮,允许在这块地皮上建一间房子,然后你们家门对面的半条马路要你来修。
我去调查的时候在和各项目已经忽悠了2000多人,调查完了他请我吃饭,我们就在龙港边上喝白酒。他知道我报道出去农民城可能就没有了,他的下场是什么也不好说。喝到一半的时候就突然跟我讲了一句话,说:“吴同志你知道吗?一切的改革都是从违法开始的,你得支持我。”我当时说你这个违法乱纪分子还跟我讲改革。
但是后来仔细想想,温州人多地少(人均只有两分地)、私营企业全国发展最快,中国最早的一批专业市场就是在温州兴起的,他圈的那块地解决了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让个体工商户有地方可以做集约化生产。
回去以后我把这个事儿认认真真地写了一遍,把他那句话也写进去了。这个事儿后来还得到了当时副总理的批示,中央派调查组去调查,最后肯定了龙港的经验,变成了中国第一个农民城。
2
互联网另一半是魔鬼,抹不平山川大河
第二件事儿是关于互联网,我刚刚写完《腾讯传》,对互联网有很多新的理解。弗里德曼写了一本《世界是平的》,说这个世界的千山万水都被互联网一刀削平了。
互联网的原教旨主义是让这个世界没有信息的不平等,任何信息都可以无障碍、免费的到达全世界的任何地方。但是这个世界有哪些人、或者哪一种权利能真正把山川大河抹平呢?
我在北京采访过去哪儿的庄辰超,他当时跟我讲:中国的在线旅游行业1万亿的规模,去哪儿到2016年底可以做到1000亿,携程可以做到2000亿,我们两家每年保持50%的增长,看看什么时候能够做到1万亿?
我说如果你们两家占到8000亿,还剩下2000亿给兄弟们分口粥吃,世界会怎样呢?一定会出现三件事情:
第一,一定会有一户人家控制这个行业的定价权,他掌握了所有的信息。
第二,全中国很多的票务公司、旅行社会倒闭,造成一些人的失业。
第三,那么你这家公司注册在哪里?北京、上海还是深圳?你能统治80%的在线旅游市场,那么就是你一个城市或是一个地方的税务局,会统治这个行业几乎所有的税收。
那么你还能说世界是平的吗?
20多年来,互联网以革命者的名义改变了我们很多东西。但在某种意义上,也暴露出了它垄断的一面、拒绝开放的一面,以及攫取利润的一面。
3
这世界上有两种市场经济
2010年的时候,我写了一本书《吴敬琏传》,那个时候吴敬琏老师80多岁。我问他你从一九五几年大学毕业研究中国经济到今天,你对中国改革是怎么看?
他说1978年改革开放,那时候我们认为中国是一个手脚被绑住的巨人。你只要拼命把这个绳子解开来,手脚能够舒展开就可以了。所以所有的变化都是对的。
到了2000年左右的时候,我们这批经济学家的自信心到达了顶点。1998年中国搞了一次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造,在此以后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起来了、中国的外贸行业起来了、中国的产业转型三年间完成了(这个要感谢朱镕基)。2000年中国也加入WTO了。
中国从1978年到2000年,花了20多年的时间,终于把这个巨人的绳子都解开来了,现在还全球化了。中国的商业法律即将跟国际全部接轨。中国的改革会自动实现。
我最近在写企业史。现在是2017年,中国的改革自动实现了吗?为什么那么多企业家移民?移民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在2009年。
到今天,我认为中国一切以发展为硬道理、以速度为契机和荣耀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如果今天有一个人拿着“一切改革都是从违法开始”的理念去经商,他是会被抓起来的,而且赚不到钱。
所以,到今天我对变化有了新的理解,我认为变化是有好有坏的。我写完《吴敬琏传》以后,请吴老师写一个题记,吴老师写到——“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这个词儿是1994年出现的,到了2010年的时候吴老师说要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市场经济:
第一种市场经济:好的市场经济。
第二种市场经济:坏的市场经济。
首先,我们要摒弃坏的市场经济。原来说用市场经济替代计划经济就是一次革命,后来发觉没有成功,因为有好的市场经济、有坏的市场经济,有好的互联网、有坏的互联网。所以变化是有好有坏的。
第二,我认为好的变化是不会自动发生的,咱们都是做企业的,今天要转型升级。
我们必须要试错,要有人去付出、牺牲。不管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还是一个阶层,我们都要有好的处境来获得更多的利润,我们要改善企业的面貌,还要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所有的变化我们都要去努力争取。
所以在最后,我们要理性对待变化。
三年前我提到要把世界交给80后,80后特别高兴,但其实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价值,也没有必要献媚年轻人。
刚才陈泽民陈总讲50岁创业、70岁二次创业,那90后还很牛吗?首先要先活到70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好、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毛病。所以我们面对变化要更理性。
4
如今的中国“水大鱼大”
我最近在写书,2008-2017年的中国企业史。写的时候我有一个非常大的焦虑。
我写《激荡三十年》的时候,用两个字来形容过去的30年,叫做激荡。为什么很容易形容呢?因为那就是一个创世记,从0到1跑过来的都是英雄,没跑过来的都是狗熊。现在是从1到N。我怎么来形容2008-2017年的中国呢?
我在参加活动时问过周其仁老师,他想了片刻,给了我一个答案——“水大鱼大”。
近十年,中国经济规模很大,超过了法国、德国、英国、日本……我们的货币总量都大了三倍。水大鱼大,规模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恐惧。水大了以后这里面的鱼就变大了,出现了鲸鱼、鲨鱼,也出现了重大的冲突。
鱼大了,小鱼变成大鱼,鱼本身面临转型升级,鱼和鱼之间(行业之间)出现跨界。今天全世界的十大银行,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花旗银行等,但他们未来的敌人一定不在这个名单上,很可能是那个杭州人(马云)。所以鱼的跨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所以为什么要创变呢?因为你原来的东西都是错的,既得利益就跟沙子一样,你捏得越紧,流得越快。所以必须要面临一个大的变化,我们在这场革命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
5
企业改革要向死而生
这些年我跑了很多传统企业,有三个关键词跟大家分享:
关键词一:归零
我们每个人要想清楚一件事儿,30年来企业所形成的很多能力,面向未来可能都会变成负资产。因此,要以一种归零的心态做事。
关键词二:不适
做企业每天都要有一种不适感,总觉得世界上发生的很多事情是自己不知道的,或者有人跑得比自己快,或者别人有一种更好的模式。我写《腾讯传》用了八个字“小步迭代、试错快跑”,这是互联网的精神。就是用一种实时应对变化的心态,去面对种种的不确定性。
所谓的灰度管理、生态型组织,其实都是面对不适性的企业的自我应对能力。
关键词三:必死
当我们离开这个会场拥抱创变的时代,我们要告诉自己,变化是会让我们死的。今天中国每年有100万个年轻人创业(97%的死亡率),我们要抱着必死的心去改革。
归零不是必死,我认为是我们这一代人(今天的这些企业家朋友)面对未来的一种姿态。
我并不认为过去10年我过得非常愉快,而且未来10年,中国转型的速度会比我们想象得还要慢一点。但是,我们是企业家,我们是要自己负责任的人。
最后用尼采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分享——无论这个时代怎样,我们必须在自己的身上克服。
我们总是要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十一假期结束后生活就突然紧凑起来。先是实习,再然后是写实习报告和各种作业。马上来临的是两门考试的复习和铺天盖地的各种课。
最近的日子就是过得很充实。有的时候很喜欢那种忙碌了一天,躺到床上时的满足感。有一次我思考了一下写作业、学习和读书的区别。写作业就像是突如其来的危机,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应对。学习一般指准备各种考试。读书是读课本以外的书,大多和兴趣有关。通过学习获得的快乐和通过读书获得的快乐不一样。因为学习而感到的快乐大多是因为终结了焦虑和获得成就感。总是觉得自己应该学习,如果怀着这样的觉悟却做着其它事情就会有一种焦虑和不安,此时只有真的去学习才能解除这种情绪的负担。做对阅读题或是完成一个学习任务的小目标,就会觉得克服了一个困难,成就感油然而生。因为读书而感到的快乐大多是因为了解了自己喜欢的事情。
有的时候我觉得很多人围坐在一起讨论问题是一件感觉很棒的事情。你会发现一起学习也挺好的,大家一起交换意见,共同为一些事情操心。昨天和一个学霸还有一个研究生学姐在图书馆的研讨室一起讨论了一下各自所看文献的心得,为下周的正式上课做准备。这次讨论,关于粮食、贫穷、救济、各种机制,涉及马尔萨斯、马克思和达尔文,提到傅里叶、康德、费尔巴哈,讲述世界的人口、农业、优胜略汰、尊重人权。期间闲聊的时候,我说我当初来这个学校念书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很好转专业,差点儿就去学了社会学。然后大家开始提到性别社会学、性少数群体、女性权益、妇联和性工作者的TED演讲。
我经常会想读一些不是课本的书。最近特别想读的两本书是《我想要两颗西柚》和《谁动了我的奶酪》。前者应该算轻松休闲的小读物,后者我也很早就读过,好吧,我可以放放再说。但是有的时候真是觉得自己有必要去读一些哲学和伦理学。很多生活的问题,或者说根本的问题,需要理念的支撑。而平时接触的这些知识,不能在本源上给我依靠。我相信,我的很多迷茫和不知所措都是因为我读的书太少。
我不能说我没有时间读书。只是我提高我的效率,把我能挤出来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和做别的事情了。读书的益处大概不能如同学习一样通过填鸭的方法获得。我试过很多回,即使愿意把一小段时间花在读书上,我也没那个平静的心情来享受。说到底,我还是不愿意把我本可以准备各种考试的时间花在读书上。所以我有时会感到庆幸,在我学生时代的早期,曾经漫无目的地读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书。
这些就是我近期的一些思考,大概就是关于学习和读书,顺便提及写作业。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和感受。我们总是在调和各种矛盾,也许在时间固定的每一天,在生命有限的每一天,在理想召唤的每一天,在考试日期确定的每一天,都要协调好读书与学习的关系。还是不要去抱怨,因为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我们总是要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