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对我来说,是收获的一年,是奋斗的一年,是变成更好的自己的一年。从2016年考研的失败,到变成2016届毕业生,再到跻身于2017考研狗的大队伍,身份多重变化,不变的是我终究是走上了一天自己满意自己喜欢的路。
曾经的我,有过诸多失败,但凡大考,总会阴差阳错,从没想过是自己不够努力,只是一味地觉得都怪家人泼冷水,其实只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确实太弱,进步空间更是大的惊人,可惜不自知。经历了两次会从,两次驾考,再加上旁人的暗示,考研也得走回头路,心里的消极因素一度占据上风,即使在今年的前半年心态都消极的想放弃人生。在大学的四年,无功无过地玩了四年,考了几个资格考试,参加过几场比赛,加了一个社团,出去旅游了三趟,看了几本书,外人看来也许挺精彩,其实挺鸡肋,反倒是从这些事里,我慢慢地悟出来,前20年的生活过得太拘谨,生怕听到外界的一点不满,但又往往得不到太多认可,人际关系也大多形同虚设,不尴不尬地过了这么些年,慢慢琢磨,是自己性格比较寡淡,又更容易寻找自己的安全区,外面的人进不来,自己也害怕走出去,幸而老天毕竟厚待我,从初中高中聚会那种不尴不尬地境地里,我最后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没有绝交就没有至交,也才终于可以正视自己的心,寻找自己真正在乎的。
先说考研吧,简直可以相当于遵义会议在长征中的地位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承担,从消极应对到积极面对,这其中绝不仅仅是心态的变化,更是我内心的成长,是我明白了自己的野心之后的落实。从同学朋友耳朵里,很少会听到我与野心之间有关系,之前是因为害怕别人的异样眼光或者否定,但是内心里那个进取奋斗的我一直都在,只是大学四年让它休养生息了。在同学和研友的极力推荐下,入了宇哥的坑,这才惊觉自己是多么地愚蠢,哲学上讲,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不否定间接经验的作用。太过自信的自负一度来源于自卑,可是一定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才会进步啊。就这样,宇哥和蒋胖胖一步一步带着我飞,更幸运的是遇到了两个简直无私的研友,老天真的太眷顾我,还是那种做好事不留名的人。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姑娘,前前后后大概有八年了,在这期间也没有太黏,真正相处的时间也就半年,可能反倒是因为只有半年,也才保留了最美好的印象,我自认长久相处没有那么大魅力。姑娘在大三那年找到了soulmate,这是我特别开心的。关键是后生对姑娘是真的好,看面相就能感觉到。当然,两个人的成长远远地把我甩在身后,可是在这一年里真的是各种照顾我,想想既愧疚又感激。有的人真的一眼就能认定,比如姑娘。当然,真心换真心。还是得多谢姑娘没放弃我。这一年的复习中,互不干扰,但是又相互沟通,相互尊重,内心里满是平静,最初的确各种不适应只有一个人,可是后来等我扭转心态后,反倒感激这样的方式。毕竟是两个家庭或者说是两部分。互不干涉又共同进步,何乐而不为。太过亲密真的不是好事。一遍一遍地翻着书,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从茫然无措到胸中有沟壑,这不过是半年里带给我的进步,也就真的明白,所谓进步,只在于你是否真的愿意静下心来。没有了纷纷扰扰的不痛快,留下的只有自己在意的内心感受。
再来说朋友这方面。年轻的时候总想为世界发光发热,想各种开导别人,现在想来着实可笑。世间根本没有救赎一说,有的只是内心的补偿,但这个补偿往往以个人的标准衡量。放弃了救赎,放弃了命中注定,只留下在意的那部分。什么鬼扯的朋友圈,是垃圾总是会恶心到你,倒是你原来喜欢的却会被时间磨平。其实这个转变的时间不过只是一句话,一句话伤人到心死,大概也只有语言有这样的能力了。再美好的情感,恶语一句,足以摧毁。倒是应了那句话,心里没有喜欢的人的姑娘才最酷。我希望我能活出自己,活成别人羡慕的模样,对,我就是这么功利,我想让爸妈因为我的努力过得更好,想给那些曾经的轻视一句“滚,爷本就优秀!”忽然发现曾经或恶心或心动的情绪,在这一刻,真的没有一丝丝细说的欲望,对,我真的走出来那个怪圈了,没有他们的世界云淡风轻,一片安宁。
想着考完以后练字,学尤克里里,学着画更精致的画,学化妆,让自己更完美,这才是我应该有的样子,一个让自己自豪的样子。2017,注定是一个收获更好自己的一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