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古称中原、中州、豫州,简称“豫”,因其大部分位于历史上的黄河中下游以南,故名河南。
时间悠远,岁月绵长,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因而成为古时刀光映日,剑气冲霄,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主战场。
公路、水路、铁路,各行其道,路路皆通。
在道旁的路标上清清楚楚地显示:直行26公里是灵宝市,右拐弯10公里是在道旁的路标上清清楚楚地显示:直行26公里是灵宝市,右拐弯10公里是黄帝陵。
寻根乡愁,认祖归宗,是中国人追溯血缘关系的一种本性,传承家族姓氏的一个情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的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但要刨根问底,号称“天下第一陵”的黄帝陵到底是在哪里呢?万能的“度娘”却给出了5个可供选择的答案:1、陕西中部县;2、河南灵宝荆山;3、河北涿鹿;4、甘肃正宁;5、北京平谷。
孰是孰非,就连“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考古学家们都是各执一端,莫衷一是。据目前所知,祭祖动静闹得最大的是在陕西省。
公路沿途时不时地会看见一些挂满累累硕果的柿子树。假如你再仔细瞧一瞧,可能就会发现树叶上堆积的灰尘似乎比柿子皮还厚实一些,看来我们这些“移动吸尘器”为节能减排、净化空气所做的贡献还真的不小哟!
远看像是西瓜,近看也像是西瓜,可当我们吃了之后才知道是变异了的哈密瓜,但味道与口感远不如新疆哈密瓜好吃。
以住家或车辆为商店,以袋为计量单位,以路为市的贩卖各种水果的真正的“自由市场”,构成了公路沿途的一道风景线。
北方的村庄大多有立石碑或者建牌坊示人的风俗,你看这造型不错但油漆字画剥蚀殆尽的牌坊,要多难看有多难看。而且,多数村庄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看似一个村,进村不是村”等规划不合理、管理不到位、村民不文明的现象。
“陕,隘也”,就是险要难以通行的地方。有黄河金三角地区的交通黄金“十字架”之称的陕县,其城市“脸面”是由钢铁铸就,仿佛一个大写的“内”字模样。
三门峡市自古是通秦连晋、承东启西的咽喉要塞。
相传洪水滔天大禹治水时,凿龙门,开砥柱,在黄河中游这一段形成了“人门”、“鬼门”和“神门”三道峡谷,三门峡即由此得名。
三门峡市是1957年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的兴建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也是沿黄城市中距黄河最近的一座城市。
走路去寻找餐馆的路上,我们拎上了在卤肉摊上购买的卤猪蹄和卤猪耳。
我们进入这家饭店,大堂经理没有婉拒我们自带的菜品。因为信奉“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生意经的老板也是一个骑游达人,他看见我们这身装束打扮后主动来到大堂豪爽地敬了我们一大杯白酒并特意嘱咐美女服务员“一定要好好地照顾他们”,让我们享受了一次嘉宾雅间一般的待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