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 人类大脑的两套思维系统
【概念原文】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我们在审视自己时,往往更容易采用系统2,我将系统1描述成自主而初始的印象和感觉,这种印象和感觉是系统2中明确信念的主要来源,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抉择的主要依据。
【概念重述】
通常大家都认为我们的对事物进行思考、判断、决策,都是通过大脑来进行并得出的结果。但实际上,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两套决策系统,二者相互影响各有分工。
一种是快思考,就是根据我们的直觉来做出的判断,可能你都没意识你思考的过程,就已经做出行为反应了,这个就是快思考,书中把它命名为系统1。系统1的运作方式是自发性的,就像一个自动运转的系统,不用开关控制,完全自主运行。
关于系统1引发的在自主行为,包括比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直觉、习惯模式、情绪反应、比较熟练的技能等等。例如:根据手机的铃声寻找手机,路况好开车的时候,与同事聊天室感觉到对方不太开心,理解一些简单的句子,在表格上录入身份证号码等等。
一种是慢思考,就是没办法快速做出判断,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去进行分析判断,也更费脑子的思维方式,叫做慢思考。也叫系统2。系统2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按部就班的进行构建想法。也是一种更理性的思维方式。系统2他会受到系统1的触发,来决定要不启动,如果系统1能搞得定,系统2就不参与。如果系统1搞不定,系统2就开始上场了。
关于系统2一般会与行为、决策、专注某事等主观的体验相关,都是要集中精力的。比如说:回忆某份文档在电脑中的位置,在火车站寻找列车员,在淘宝上对比要买物品的性能,把车停到车位线当中、告诉朋友你的邮箱等等。
【个人体验】
有一个习惯就是边走路的时候,边听书听课程。其实走路这个行为就是系统1在运行,而听书是系统2在运行。走路的过程是自动触发的,所以在听书的时候,几乎不需要费脑力来关心是否走的磕磕绊绊。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位路人向我问路的时候,那么我在回答对方问题的时候,就很难关注到当时听书的内容了,需要回听。
很多人也有边听音乐,边学习的习惯,听音乐就是系统1在运行,学习就是系统2在运行。所以我的体会就是,系统2运行时尽量保持专注,一心不二用,效率很低。
如果在时间紧的情况下,或者为了提升效率时,倒也可以尝试简单的系统1和系统2的结合。但前提是,系统1的行为要足够的简单、熟练、几乎不费脑子。
【行动指引】
1、继续阅读系统1和系统2的协作分工模式
2、觉察自己今天的行为,哪些是系统1负责,哪些是系统2负责
3、反思自己的一心二用行为是否真的效率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