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中16 坚持分享1643天 23.12.6 运动打卡第553天 3750h 约练831
读书会的最后,小伙伴随口的一个玩笑,让老师抓住了机会,把我的回应部分和我自身议题结合在一起,在读书会小伙伴面前,提了出来,并让我对此进行回应。
当时共八位小伙伴,感觉有些尴尬,因为只是觉得和平时人际交往一般,同样带着点玩笑的给了回应,并没去多想。
在老师的坚持下,哪怕有尴尬,我也只能去面对,可内心依然是想回避的心,所以也没能回应到点上,并隐隐有些情绪,那么多人,没必要吧。
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是深刻的,可能因为常常忽略自己的感受,所以也容易忽略他人的感受,所以在回应时,比较困难能回应在对方的需求上,而这在咨询中,是大忌。
切勿将自己的需求横加在来访的面前,而忽略来访的需求。
道理虽是如此,可我好象很难做到,因为在自己的需求未能被真正、完整的满足之前,我又如何能够去关注到别人的需求呢?
其实在分享的时候,我也注意到了自己的语音条有些多,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控制,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感受,以前的我,很少能够关注到自己的感受,所以我是欣喜的,同时我还看到了自己的变化,和以前的不同,我是那样迫不及待的想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够被大家看到。
而这些,我都只是关注了自己的感受,确实是没有去关注别人,他们对这么多的语音条看么看、怎么想,他们需要这么多的语音条吗?
所以,我在关注自己的感受的同时,也可以尝试着去感受感受别人的感受与需求,或许可以根据这去做些调整。
比如把语音条发给自己,跟关注自己的人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收获,就如在成长群的读书,我可以只读3-4个语音条,其余的自己读就可以,既实现多读书的愿望,也能实现不对他人过多的打扰。
我看到了自己的需求,我也关注到了自己的需求,这样很好,我知道我的需求需要被满足,我会关注这个部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18366840/4582f067e21b5e19.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