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创绘本馆之处,就想着了解深读阅读这块。源于小哆越来越大,亲子共读时,小家伙沉醉于我读他听的舒适区,对于图片问题等,他都不耐烦的说:你给我读文字,不要提问。
绘本之好,图片和文字一样重要,甚至于图片的重要性要更大于文字。怎样让小家伙能深入图片,有自己的思考呢?
[与壹蓓子de缘分]
去年,在500人的馆长群里,大家聊着自己绘本馆的生存模式,借阅不足以支撑我们各位馆长的情结,蓓蓓跳出来说:开馆不到一月,绘本课程人数达到100人,收费也不低。当时,我并没有怎么留意。到后来陆陆续续的蓓蓓一期,二期,三期、、、线上课,陆陆续续的馆长加盟、、、
因为才开馆,投进去的钱也没回本,加上自己也有其他课程,精力有限,所以前期还是带着十分谨慎的心并没有加入。直到第五期的线上课,决定先试听下。
第一次线上课,恩听完,感觉,这就是我想要的,真正把阅读还原于绘本本身。第二次试听时,果断投钱加盟。
(至我5月加盟时,蓓蓓的加盟管已经达到100家,而如今,已达到160家,而且还在一路扩大。如不是课程真正好,怎能吸引全国各地的馆长,这其中的馆长不乏有做了十多年阅读推广,在当地有名气的老师;也有做了三年,借阅会员达到700多人,年赚几十万的老师、、、、、、)
[8月泰州培训之行]
5月开始,为期三个月的线上课,从开始的纯听,到后来的笔记整理输出,对着书,贴便条,对着崽练习。12次的线上课学完,刚好到8月的线下课培训。
五天的培训,从听现场版的课程,到老师分组磨课,到蓓蓓老师的理论讲解,忙碌而充实。
线下课收获:
之于线上课,线下课,能观察到每个孩子,这也是我们课程的核心:还课堂的主题于孩子,老师只是引导者。
一、有效提问
而一堂课的设置,细到课程前的准备,再到课堂一环一环的提问设计,怎样做到有效提问,既能兼顾到孩子的个体差异,又能吸引孩子,推动翻页的力量,都是十分讲究的。
在提问这一环节中,尤其是亲子阅读中,避免不了的封闭式问题—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孩子惯性回答是/不是,对/不对,虽然提问了,但是,没有引导孩子深层次的引发孩子的思考。久而久之,不仅不能增加孩子对绘本的兴趣,还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
二、做个懂孩子的老师
能否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跟孩子引起共鸣;能否在孩子思考时,耐心的等待孩子;能否在孩子不自信时,给予孩子鼓励(言语的,身体的);能否在孩子回答时,及时回应孩子,能拓宽给孩子的回答,让孩子的知识面更广一些、、、、、、、这些度的把握和拿捏,都是需要我们积累的实际和不断深造的理论知识来支撑的。
只有做到真正懂孩子,才算上是一个好老师。(在蓓蓓馆里,不管是蓓蓓还是其他老师,都能深深感受到这些)
三、还绘本课于绘本本身
绘本延衍生出来的绘本戏剧、绘本手工,最终落脚点都不是绘本,而是把绘本作为载体,而共探式绘本深读,还原绘本本身,同时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观察力,释放孩子的想象力,提升孩子的专注力,锻炼表达力、、、、、而这些能力怎样在一堂堂课中,慢慢的培养,都是需要不断的磨练和累积的。
分组磨课,把自己变成孩子
要了解孩子,能跟孩子共情,首先,我们得看下自己能否随时切换成你想要了解的孩子当前阶段的特征。从分大组的集体磨课,到分三人组的小组磨课。大家一起对课程的设计,一起讨论,也真切感受到了什么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啦!
在一次次的磨课中,我们惊叹于老师们课程设置的惊艳,也会反思出现的不足。
馆内运营及营销
做绘本馆,怎样做到情结和生存并存呢!加盟前,我们一群馆长诉苦,开绘本馆真的是情结,没有足够的金库支撑,情结就要终结于生存中。毕竟随着全国各地绘本的推广,图书馆,绘本馆到处都是。
而我们传统模式的故事会+拓展,导致孩子们一来上课就是:“老师,我们今天做什么手工呀”。而全国各地故事妈妈的兴起,我们的这种模式并没有优势。
共探式绘本深读,真正做到了还原于绘本本身—这也是我以及各地馆长们一直在探索和追求的。
线下的培训,从绘本课程的设计,家长会的流程,以及一些小细节,蓓蓓都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而除了壹蓓子绘本馆的老师们带给我们的培训,同来自于全国各地的馆长们的交流也是受益匪浅。每个馆长身上都有我要去学习的优点,都有我要去学习的经验。而和这些馆长们的结缘,就像给自己搭建了一个广阔的线上教研小组,在平时有什么问题,都能得到很多好的点子,要知道,这些都是集智慧于一身的很多“”诸葛亮 ”呢!
培训不是终点,真正去落实才是起点。线下课程结束,每周的线上课还得继续。自己单独线上课,自己线下课视频老师评课、、、、、这是蓓蓓老师对我们所有加盟馆老师的要求,也是所有加盟馆馆长给到每一个馆长的支持和帮助。
前行路上,不断学习。一路有你们,壹蓓子会读,绘读一辈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