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11年暑假,课题的缘故和班主任去了硇洲岛捞海藻。晚上港边散步聊起一个话题:是这个世界在变坏还是信息传播使得坏事更容易被发现?她回答两方面原因都有。今晚为啥想起这个问题呢?出差在外,隔壁情侣动静太大。
信息化时代,网络就像个放大镜,明星放个屁,都能炸的一帮人屁颠屁颠的。说是这帮人闲的,也不完全准确。只看字面意思,不求甚解不是有空的人才那么做;着急打胎看无痛人流小广告的,急着赚钱相信重金求子,想活得长久点囤保健品的。
网络能把丁点的无知成几何倍数的放大变成一群人的自愚自乐。同时,能让良善与丑恶放诸于众目癸癸之下。以前王家顺了李家的瓜,李家摆个凳骂街,知晓这事的也就街坊邻居。这事放在网上,要是有点击量,老王家估计还能收到热心网友送的花圈。为啥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呢?我夸对方,对我有什么好处,人家又不给我们家送礼。但我批评对方两句,觉悟,层次,优越感多美滋滋。积极意义是,你说一句我说一句,这事就变严重了;容易让有关部分引起重视。说是真关心吧,得个癌没钱治病是不是更打紧;打紧但不新颖,而且是要一直吸引。这种吸引不是针对看客的,更多是吸引有关部门。网友猎奇转发过程中让问题得以解决。你说是伪善吧,其实是时代的可悲;出了事,没有解决问题的正当途径和保障。马克思主义喜欢开会治国,网友通过微博解决“邻居”的事。什么时候是个头?可能要等到家里不装水表吧。
奇怪的事,热心肠的都是网友,路人多半冷眼旁观。不知道是网友不上街,还是路人不上网。当然,这没啥好酸的。早些天,谦谦君子叫小三打胎的事,我也怼了那帮粉丝。实名制仅限于查水表,网络上你大爷还是你大爷。这种没皮没臊的生活可能比朋友圈的点赞之交要好,你不给我添堵嘛,你大爷发个微博谴责你。 大爷之间谁都不仰仗谁,更容易说出实在话。说出实在话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有生活常识,说话前过过脑子。
不是鼓励大家去参与网络暴力。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消遣不需要多少脑子,即便网络上自我感觉良好,隔断时间琢磨一下也发现常有不带脑子出门的情况。对风花雪月的事有些无奈,活得单纯简单其实挺贵的;活得复杂累,活得明白容易释然。
聊到这,一些人老说我愤青。做那么做个比喻吧。
生活好比一栋楼,有人住十楼,有人住五楼,有人住一楼,还有人住地下室。
十楼的那位说视野开阔,就是水压不够。
五楼的评价说通风良好,都挺方便住的也清爽。
一楼嫌弃采光不好,蚊虫比较多,底层没那么安全。
地下室的哥们说太潮湿了,见不着太阳东西都发霉。
这一栋楼的人都面对着同一个世界,由于感受到的不一样,可能一辈子都聊不到一块去。
今晚住的地方隔音不好,不知道该算几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