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县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着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罗隐并不算一位有名的诗人,他留给后世的诗作也非常少。但是,这一首《蜂》却堪称流芳百世: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首七言绝句一共二十八个字,短小精悍,然而却具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
蜜蜂是生活中一种非常常见的昆虫。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蜜蜂就会在各处的花丛中飞舞,时不时地停留在花朵上采花粉,构成了“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的热闹景象。试想一下,春天如果缺少了蜜蜂,那么这个春天一定是不完整的,缺少生机与活力的。“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两句实在是堪称穿越千年的经典叩问。蜜蜂辛辛苦苦采花粉又酿成蜜,但是它们自己所食用的却非常少,大部分都被人类拿走享用了。这到底是“为谁辛苦为谁甜”呢?
蜜蜂在这里其实是广大贫苦老百姓的象征。在封建社会,老百姓就像蜜蜂一样,常年风里来雨里去地辛勤劳作,然而自己一年到头所收获的粮食却大部分都被地主阶级和统治者压榨掠夺去了,所以才经常会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惨痛景象。造成老百姓贫困和痛苦的根源就是骄奢淫逸、腐朽没落的地主阶级和封建统治阶层,正是他们在不停地压榨和吮吸着老百姓的血肉之躯。可怜老百姓处在地主阶级和统治者的压迫和掠夺之下,永远都不得翻身,就像蜜蜂一样永无休息之日。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古之人不余欺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