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金仁山诗文集版本源流考(二)

金仁山诗文集版本源流考(二)

作者: 龙夫三全 | 来源:发表于2019-06-18 15:51 被阅读0次

四、明抄本

其实,金弘勋春晖堂刻本所依据的并非万历刻本,而应该是其所谓的正德写本,现存明抄《仁山金先生文集》,收入《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八册。仔细比对两者,不仅卷数同为四卷,且正文卷次、篇次、篇目也完全相同。尤其是春晖堂本所增入之三篇文章,其次第与此明抄如出一辙。但不知此明抄本是否即当年金弘勋所见正德写本,抑或正德写本之传抄本。但此抄本自明末已屡经藏书家著录。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三十七云:“乾隆壬午往浙,归途于醐邑书坊中购得金氏履祥先生文集钞本共三卷。卷一首帙书‘后学喻良能香山校’,下列刻门人十人,首曰熊稣、熊瑞、林景熙、方逢辰、汪梦斗、陈淳、邓虎、张偘、许棐、罗愿。”李氏为李光地之孙,其所见本为三卷,似是李氏误记。又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卷九十三集部云:“《仁山金先生文集》四卷。”下小字注云:“旧抄本,曹倦圃旧藏。”其解题云:“宋兰溪金履祥仁山著,下有喻良能香山校,门人汪梦升、陈湻、林景熙、方逢辰、熊稣、熊瑞、邓虎、张偘、许裴、罗愿刊等字,当是明人妄增。”按,曹溶(1613-1685年)字秋岳,又字洁躬、鉴躬,号倦圃、鉏菜翁,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明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官御史。著名藏书家。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二十二集部四云:“《仁山金先生集》四卷,旧钞校本。题宋兰溪金履祥撰,后学喻良能校,明韩求仲藏本。以朱笔校过,与文瑞楼刊本微有不同。卷首有韩氏藏书、求仲氏二朱记。”韩氏,名敬,字简与,号求仲,归安人。万历三十八年会元。官翰林院修纂。因顺天场事牵连,后辞官归里,专事著述。由曹韩二氏收藏的情况看,此四卷之《仁山金先生文集》渊源有自,其产生年代当不晚于明末。故可肯定,今存之明抄或源自金弘勋所见之正德写本,或当为正德写本之源出。或因金弘勋见此抄本收文较万历刻本多三篇,且编次更优,故春晖堂本即据此刊刻。

此抄本多出之文,《通鉴前编前序》、《通鉴前编后序》系辑自金履祥《通鉴前编》无疑,而《中国山水总说》一文,其内容实见于金履祥《书经注》卷三与《通鉴前编》卷一,文字较抄本《中国山水总说》所收为多。抄本所以收入此文,可能是因发现其单篇散见于他人著作,故径直采人,而不暇辨其出处。实际上,此文见收于章潢《图书编》卷三十,题爲“总论中国之水”。今题当为辑者所改。按章潢,生于1527年,死于1608年,也即生于嘉靖朝,死于万历朝。其《图书编》一百二十七卷,万历四十一年由其门人万尚烈付梓成书。而此明抄本出现年代当晚于万历四十一年。而据前述,万历本刻于万历己亥,即万历二十七年。假如明抄源自万历本,其中的文字应该与万历本相同。今考明抄本,其天头多有校语,而这些校语按之万历本,若合符契。故可肯定,此明抄本虽晚出于万历本似有更早的文本依据。正德间董遵编本五卷,末一卷路他人文字,今抄本四卷,或系删除董遵编本之第五卷他人文字而又因《图书编》所收“总论中国之水文,加以重编。至于其卷端所列校刊人姓名,陆心源已指出其伪,不再赘言。

金仁山诗文集版本源流考(二)

相关文章

  • 金仁山诗文集版本源流考(二)

    四、明抄本 其实,金弘勋春晖堂刻本所依据的并非万历刻本,而应该是其所谓的正德写本,现存明抄《仁山金先生文集》,收入...

  • 金仁山诗文集版本源流考(一)

    金履祥(1232-1303年)字吉父,号次农,自号桐阳叔子。浙江金华人。宋元之际著名学者。自幼好学,凡天文、地形、...

  • 金仁山诗文集版本源流考(三)

    五、藕塘贤祠本 雍正七年,仁山十八世孙金律,字孔时,“出其家藏手录之书,得《大学疏义》、《论孟考证》及文集五卷”,...

  • 五绝.春日街头百花赞(新韵十二齐)

    春色满街衢,东风拂我衣。心非木石者,两眼渐迷离。 水波杨山格律诗文集—— 水波杨山现代诗文集—— 在每一个清晨,用...

  • 张剑:宋范浚《香溪集》版本源流考

    宋范浚《香溪集》版本源流考 范浚(1102——1151年),字茂明, 世称香溪先生, 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他...

  • 钭氏源流考

    钭氏源流考 钭革非 钭姓源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源自齐康公;另一种是源自少康后嗣窦氏。下面分别叙述并考证。 一、源自...

  • 歌词源流考

    而词,又称诗余、长短句,由诗发展而来,秉承了古典诗歌的韵律要求,又较诗歌形式灵活,长短自由。苏东坡是以诗入词的典范...

  • “疏泄”“条达”源流考

    疏泄 “肝主疏泄”源自朱丹溪《格余致论》:“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 此说误也。 1、《素问·五常政大论》:...

  • 中国饮茶法源流考

    中国是茶的故乡,原始社会便发现和利用茶。茶最初是作食用、药用的,饮用则是后来的事。饮茶的起源,至今仍争论未定。清人...

  • 洙水源流探考

    春秋时期,洙泗二水流经鲁国都城曲阜,孔子于二水之间聚徒讲学,创立了儒家学派,洙泗遂成为儒家文化的象征而名闻遐迩。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仁山诗文集版本源流考(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if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