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推荐策略的场景化表达

推荐策略的场景化表达

作者: 闫泽华 | 来源:发表于2021-05-31 15:45 被阅读0次

晨,一朋友和我抱怨:

“能不能跟网易云音乐的人说… 不要只根据我在睡前听的音乐来推荐… 我的推荐歌单整个被淹没”

接过手机一看,笑喷:

从海浪声声、雨声阵阵的白噪音 到 深邃悠扬的钢琴曲,再到绵长温婉的催眠曲,各路助眠音乐无所不包,分明是不想让人清醒的节奏。

我道:“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九。这不是网易云音乐体量你辛苦,想让你多睡一会儿。。”

被翻白眼。。。

不过,玩笑归玩笑

网易云音乐出现这个问题,其实是推荐过程当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场景化”

一、场景化是什么?

请分别在早晨、中午、下午、傍晚 和 深夜打开美团外卖。

你能够看到在不同时段,首屏的商品推荐信息是不一样的:从豆浆肉包 到 减肥餐 到 下午茶 再到小龙虾,不一而足。不同时间段的推荐内容,结合了不同时段的消费特点,对早餐、午餐、下午茶、夜宵进行分别的推介。

同样,你也可以试着开启滴滴 或 高德 的推送。

他会在不同的时间点里提醒你:该上班了,该下班了,你是不是下班前还要去锻炼呢?

如果你出门在外的话,别忘了在旅游地打开大众点评

你会发现软件自动切换进入了“旅游模式”,推荐的内容都是以“必须打卡的美食、必须打开的美景”做题,活脱脱一副Lonely Planet的模样。

结合用户的时空特点,对产品服务进行定制化的推荐。

这,就是场景化。

为什么产品要做场景化的推荐策略?

因为,人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人的需求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异化与变迁。这种异化就带来了产品功能的迭代空间。

我们通常做推荐,往往首先关心全局的统计数据,而在大颗粒度之下,那些相对小众特殊的需求,就往往被忽略和漠视。

当产品的基础盘稳定之后,增量的收益往往来自于那些细颗粒下的差异化需求,让不同的族群都能够借助推荐的力量,解锁同一款产品不同的使用模式。

以最简单的手机闹钟功能为例,抛一个问题:闹钟常见的设置模式是按照周几来设定,比如工作闹钟都设定为周一到周五,但是这样的“工作日”闹钟设置,真的合适么?

iphone的闹钟设置

二、如何做到场景化?

场景化的细分有套路可循:用户正交时空,共情并行评估。

用户正交时间、空间维度

用户正交时空

用户不是一个具体的实体,而是一个个抽象概念的集合。当我们将用户和时间空间正交,就能够得到不同细分场景下用户需求的异化:比如,一个在早高峰堵在四环上的用户可能需要快节奏的DJ,而当他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可能同样需要催眠乐曲的慰藉。只有当我们将全局的统计数据细分到不同的时空子集之后,才能够看到那些被全局数据掩盖住的小众场景特征。

BTW,做时间推荐的时候,请务必务必考虑时区。。

曾经有某个出海产品收到大量用户投诉,每天上班时间推荐奇奇怪怪的东西,经查,推荐算法默认选取了中国时区。。。于是,让无数海外的用户,在大白天进入了“午夜电台模式”。

共情并行评估

用户总是对的,但用户的需求不总是需要做的。

在通过数据的发现和共情的体会,让产品经理 理解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需求后,确定这个需求是真实存在的。接下来,我们同样需要辅以抽离客观的评估,才能够确定这个需求对于当前业务是否够痛、是否亟需解决,从而让它在我们的需求列表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具体之于网易云音乐这个例子,通过拆分时空,我们或许定义出一个“助眠”的细分场景,以白噪音、催眠曲为种子,去发现出一批适合助眠的乐曲。将这样一类乐曲的推荐场景和时间绑定,在深夜加权、在清晨降权。对应的,我们也可以拆分出如驾车歌单、清晨歌单等等和早晨更正相关的歌单,在清晨唤醒和通勤路上的时间段进行加权。

作为需求规模佐证:”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27%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这样的需求规模,似乎足以立项开启一个”助眠“场景了。

音乐,伴我们度过了一个个辗转难眠的夜晚

音乐,助我们开启了一个个斗志昂扬的清晨

推荐 + 场景

产品更懂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推荐策略的场景化表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jb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