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感受哈,我一直不会做包子,经过不断试验终于稳定了。我老公可高兴,夸我到最后说以后每星期就这样安排早餐,我当时立刻感觉到不爽。
夸坚持、有韧性、屡败屡战,我都挺高兴,他最后安排事情却不爽?我觉得奇怪但没说什么,只是悄悄记住了这个情绪。它大概持续了2周,我不想碰面粉,而且一想这个事就有烦躁的情绪。
我做得好,愿意为大家做,这是我的主观意愿;但是被老公安排以后都这样做,有点像任务,是老公的主观意愿。人都是喜欢听自己,孩子也是。
由此想想孩子心里我们看不见的情绪,估计也不少。比如考不好,我说知识点没掌握,要多复习。对小孩子也许有用,但大孩子收到的潜台词可能是批评-说我没复习,甩个白眼️关上门,待在房间半天不想写作业,烦躁、内耗……
初中生压力特别大,家长多说一句话都是消耗孩子能量。所以,尹老师说,生活中要少唠叨,就是这个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