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余闲时犯错,后果很严重
余闲还给了我们另一类重要利益。先来看看下面这则小故事。
亚历克斯和本路过一家服装店。两人都看上了一件皮夹克——他们俩都没有皮夹克,而且一直都想买一件。这件皮夹克非常适合,只不过太贵了,要价200美元,而且也不是非常实用。对于他们来说,正确的选择是掉头走开,但一直想要皮夹克的愿望却实在难以放弃。他们俩说:“为什么不买呢?”于是向欲望屈服,稀里糊涂地花了钱。
此时,亚历克斯的现金很充裕。他回到家才想明白:“真是花了冤枉钱!”
而本正缺钱。他回到家也想明白了:“真是花了冤枉钱!”紧接着他又想到:“现在我没有钱修车了。车子坏了我上班就会迟到,上班迟到就会……”
本所处的环境比亚历克斯更具挑战性。显然,他们两人都没能抵挡住这200美元的诱惑,花了冤枉钱,自作自受。两人虽然都为这件皮夹克支付了同样的费用,但亚历克斯没过多久就淡忘了自己犯下的这个错误;而本却不能。可见,同样的错误会产生不同的后果。本所处的环境之所以更具挑战性,不是因为他遇到了更有本事的销售员,或是需要负担更高的利息,而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金钱上的余闲。
这200美元的诱惑该如何支付?对于富有的亚历克斯来说,他可以用余闲来支付。就算没有头脑发昏买下皮夹克的这个插曲,他的可支配资金也没有用完——200美元可以从没有用完的部分里支出。而对于囊中羞涩的本来说,他并没有余闲。为了支付这200美元,他必须挪用计划内的其他支出,而计划内的支出都是他认为必要的。他的错误让自己付出了实实在在的代价。可见,余闲不仅会令你免于权衡,而且还意味着:即便你犯了错误,也不会让你遭受实实在在的牺牲。
现在来看一个关于时间的例子。在一项研究中,心理学家们请了一些大四学生来对完成毕业论文所需要的时间进行预估。最后,他们预估的平均时长是34天。当研究人员问到所需要时间的最好情况和最差情况时,学生们普遍认同的是,27天(如果一切顺利)到48天(如果诸事不顺)都有可能。而实际上,学生们完成论文的平均时间是55天。当然,这并不是缺乏经验的大学生们所犯下的无知错误,而是每个人都有可能会经历这样的计划谬误,从经理人到制片人,谁也逃不掉。我们所有人都会对未来的计划抱有乐观的态度。就连顶尖的象棋选手都会给开始的几个回合分配过多的时间,以致在后来陷入时间紧迫的麻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