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丨 鲜橙妈
公众号 丨 为什么长大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为什么长大
上周,二年级的儿子写了篇写话作业,关于想养一只怎样的小动物。
我以为他会写那两只,刚巧在封控前来到我们家的小鸟,因为它们无推诿地承接了娃所有的无聊感,感谢它们让娃从“一无聊就找妈”转变为“一无聊就找鸟”。两个月间,这两只本来待在笼中金贵得飞都不会的小鸟,已经在放养环境下,被生生驯化成了马戏团小鸟。
然而这两只杰出伟大的小鸟还远远没有满足儿子对宠物的需求,他写道:
儿子写话作业比起这地鼠,家里小鸟的功能确实不值一提……!
我马上发了个朋友圈,求问圈友哪里有买这种地鼠的,立马收到了若干朋友“顺带一只”的需求,在此欢迎各位地鼠商家前来联系广告文案。
逗乐归逗乐,儿子的写作思路让我想到了一本我们一起读过的绘本,《谁要一只便宜的犀牛》,“养一只犀牛”能有什么用呢?
“他会给你在背上挠痒痒”
图片来自绘本《谁要一只便宜的犀牛》“它会乐意帮你甩跳绳……”
图片来自绘本《谁要一只便宜的犀牛》“要是你真没做错什么,他绝不让你挨妈妈的打。”
图片来自绘本《谁要一只便宜的犀牛》思考角度有没有神同步?正好收到语文老师的点评:很有想象力!
咦,想象力是个什么东西?
1
想象力是什么
我在家随手翻出了几本我认为有想象力的绘本作品,想找找所谓“想象力”的共性,意外地在绘本《宇宙行星旅行》中偶遇了关于“想象力”最美妙的定义。
想象力是我们的“思考速”,它比光速还快。
图片来自绘本《宇宙行星旅行》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还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象力与知识还有另一个区别是,不同于知识的确定性,想象力是抽象缥缈的,也考不出分数高低,唯有作品是其最有力的代言。
想到这儿,我继续翻出了一堆绘本,顺便叫上娃一起来插上“想象的翅膀”。
读完那堆“想象力代表作”,我发现非特指的“想象力”,可以被粗暴地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发散性的“创想”,另一种是线性的“联想”。
“创想” VS “联想”两种想象力在我们生活中都很常见,也完全可以产生交融作用。
2
发散性的“创想”
“创想”是一种基于中心发散的想象力,常常表现为经由同一个物品/事情,散发不同角度的理解和想象。
《谁要一只便宜的犀牛》就是一本典型的“创想”类绘本,发散原点是“拥有一只便宜的犀牛”到底有什么用?
创想可以围绕一件很具体的物品或事情展开,也可以围绕一个抽象概念来发散。
比如绘本《勇气》围绕的发散原点是“勇气是什么”,“勇气有很多种,有的令人敬畏,有的平平常常。”
“勇气,是改掉坏习惯。”
图片来自绘本《勇气》“勇气,是寄情人卡给你暗恋的她,还签上自己的真名。”
图片来自绘本《勇气》当然,“勇气,是从头开始。”
图片来自绘本《勇气》“创想”类绘本非常容易辨别,如果你关上这本书,还可以凑三个臭皮匠,就这个话题说出1001种可能,那这本书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创想”视角。
我们家读过的,特别喜欢的创想类绘本有:
创想类绘本活到这个年纪我才会觉得,能通过“创想”放弃执念,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同一件事情,真是“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的唯一解药啊!
3
线性的“联想”
线性的“联想”非常好理解,所有的虚构类故事作品都是“联想”的代表作,因为故事大多是线性发展的,讲述一个故事,回答的无非是发生了什么,然后呢,再然后呢?
优秀的故事能把“联想”处理得深入浅出、环环相扣,让人欲罢不能。
如果你了解即兴表演,“联想”其实就是即兴表演中的精髓“Yes, and……”,某种意义上,“联想”代表了一种接纳,接纳已经发生的,不纠结于改变过去,坦然展望未来。
我让两个孩子挑一本他们最喜欢的故事书来一起读,他们抢着抽出了这本:
绘本《安静》嗯,这是一本充满聒噪的关于安静的书,非常“即兴”,对孩子有魔力,反正我们家每次翻开都要笑得前仰后翻,等等,我得先去扶下娃。。。
4
想象力有什么用
无论是“创想”还是“联想”,好像看上去也都不难嘛,但能让我们惊叹的想象力,一定是那些最出其不意,不禁莞尔,引人深思的想象内容。
嘿嘿,限制我们想象力的可能不是“贫穷”,估计是读少了绘本吧!
很明显,所有创作类的工作都需要想象力,那想象力还有别的用处吗?
当然有!就如《宇宙行星旅行》里所说:
图片来自绘本《宇宙行星旅行》想象力是我们行为的边界,人生不设限,先要突破想象力。
内卷?有点想象力好吗?
图片来自网络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奇点,都有万千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