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或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给自己制定目标,可是到年终总结的时候,发现所有的目标都没有什么进展,行动都是 3 分钟热度。
你也是这样吗?
人生很短暂,我们要做我们热爱的事情。
如果我们制定一个目标,却没有完成,说明它不是我们热爱的事情,如果它不是我们热爱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还要制定这个目标呢?
最近从 2 个视角重新审视了目标。一是 目标与习惯的关系。二是 为什么制定这个目标。
目标与习惯的关系
以前,我总是制定了一个目标,比如健身、学英语等,往往由于目标不明确、跨度时间太长、忘掉了等一系列原因,就真的忘掉了。
习惯是每天都要做、都会做的事情。
如果我们制定目标的时候,同时制定了每天的行动计划。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对目标的监督转变为对每天的行动的监督。每天的行动计划是什么,就是习惯。
所以,一个大的或长期的目标,就转变为每天的一个习惯,这样更助于每天的量化。如我想一周读完700页的书,可能因为感觉后面还有时间,而且不是当天必须的,就会当天不读了,导致后面的压力更大,就不能完成了。那如果换成每天必须读100页,每天都会想着完成,那一周就完成了一本书。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身份。到底身份是怎么来的呢?
身份是由你的习惯定义的。
我们可以静静的思考一下:程序员,不停的写代码;运动员,不停的运动;善良的人,做很多的好事;爱好运动的人,总是在运动;读者,不停的读书...如果不写代码了,那他还是一个程序员吗?
我们可以审视自己想要养成的习惯,习惯背后的身份是什么?从今天就定义自己是这样的身份。
为什么制定这个目标?
因为我想要有这个目标背后的身份。
我想成为一个终身成长者,所以我制定了阅读的目标,每天阅读的习惯。
你的身份塑造你的习惯。
而因为我每天阅读,所以我是一个终身成长者。
你的习惯塑造你的身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