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成长注定要在挫折中前行!”
先来反驳一下李老师的这句话。没有挫折,心理就不能成长吗?假设一个人没有挫折,出生下来就和父母配合默契,父母不让乱摸他就不摸,父母让他跟陌生人打招呼他就打招呼,父母让坚持练习走路,他就练习,不想走了,父母就让孩子休息。学习自己吃饭,吃的满衣服、满桌子都是,甚至父母表扬其努力。也就是温尼科特所描述的good enough mather ,孩子在60分的妈妈这里没有创伤。其他家属亲人中也没有挫折,在学校中也都表现很好,学会老师所教内容,每次成绩数一数二,成为众人心中的佼佼者。话说,一直没有挫折,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就拿考试来说,总要有考砸的时候。如果考砸了,就此一蹶不振,以后的考试也一直没有好转,这个人正好有灾难化的想法,认为自己就完蛋了。的确,这个人就停止在此时,以后的生活就是生理的成熟到死亡。如果他认识到,这是偶尔的失误,这是正常的经历,从此学会注意失误的行为,这就是心理的成长。每一个挫折都会让人学到一些,这就是心理的成长。
本来是反驳论点的,怎么最终赞同了呢。
挫折是被解决了的困难,成功度过的砍。度过了才叫挫折,否则就是创伤。挫折是可以自我修复的,而任何一次修复,都会促进心理的成长;而创伤则不然,它超出了一个人的自我修复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咨询和治疗,就是一种助人修复心理创伤的职业。心理成长的确是在挫折中前行,如此说来,挫折是心理成长的“劫”!每个人都需要渡劫。
我的劫有很多。小学时期,课间在校园里玩,上课铃响了我还没有回到教室,于是铆足劲往教室跑。直角拐弯中和一个胖男生相撞,哎呀,我的膝盖呀,剧烈疼痛,站不住,眼泪流了出来,我是不轻易抹眼泪的人,确实太疼了,好像那是有生以来(那时候)经历的疼痛之最了。后来我每次转弯都很小心。
还是小学,三天两头被学校的坏男生打。此事造成不小的影响呢,可以说是创伤,这几年学心理学处理掉了。成功转为挫折。挫折没有度过就是创伤,有创伤的人在那方面永远保持在那个年龄,精神分析叫“固着”,我就在9岁的年龄活了约20年吧,不敢跟人打交道,能躲着决不出面。心理咨询就是将创伤转变为挫折的过程。
中学时期,青春期发育,来月经后弄到了板凳上,把板凳藏在课桌下面,结果被男生发现,都在嘲笑。现在想来屁事没有,那时候天都要塌了,也不知自己是如何挺过来的。佩服自己的抗压能力。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精神还是要有的。
考中专、成为正式人员,摆脱农民身份的愿望两次失败,是个挫折,成长的地方在于不放弃,上高中还是有机会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高中时期的挫折就是一次次考试失败。先是感到学习难,不会做题,后来担心考不好。谈到失败,是相对于成功而言的,如果没有成功也就没有失败了。我还是有几次成功的,高一考试名列前茅,后来高二、高三势如破竹地一泻千里,挫折还不在此,更要命的是一次次自责、郁闷、失望……想想那时都觉得苦呀,现在一想到孩子们的升学压力,我真的愁苦,可能创伤还没有过去。
大学考四、六级,纯属心理自找的挫折。
……
如此算来,除了学习,没有太惨的经历。而我还每天感觉不幸福,一切都是我的“自作孽”。
当时的挫折现在看来已经不是挫折,再次论证了这句话:记忆是针对当下的建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