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打开这篇文章:-)
这是你的朋友陈晨Evan的新年计划之一,在2018年每周写一篇文章,希望能够给正在阅读的你带来一些新知,也帮助自己更好地梳理习得的知识。这是他今年写的第 3 篇文章。
新年荐书第一期:https://www.jianshu.com/p/35862aae991a
4. 《青年王阳明——行动中的儒家思想》——杜维明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8337/54f1cfbfffde64b0.png)
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云,字伯安,号守仁,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阳明一生经历颇为传奇,其父曾高中状元,被选入翰林院从仕;可能是为了超越父亲,阳明自幼便发愿“成圣人乃是头等大事”。
青年时代的阳明从未停止对自己、对成圣的探索之路:
年少时与友人践行朱子的“格物”之理,便对着院中竹子“格”了七天七夜,直到病倒;
于豫章(今南昌)娶亲之时,路过一道观,向道士求问仙法,静坐于观内,竟不知归家,误了婚期;
于京师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僵化华丽的宫廷风格,主张朴实的行文;
又于家乡守孝时,深居“阳明洞”,欲践行佛法,六根清净,但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斩断对祖母和父亲的思念,遂大悟:所谓亲亲尊尊并非礼教要求,而是人的本性,礼教反而疏远了这种亲情,进而提倡“致良知”的概念(推致发扬善的本性,即为“心”),正式抛弃佛与道,回归儒家。
武帝昏聩,太监刘瑾当道,大肆迫害仕子,阳明仗义执言被刘瑾记恨,贬至遥远的未开化地区——贵州龙场做一个小小驿丞。一路艰难困顿且不提,刘瑾记恨不下,还派锦衣卫欲刺杀之,阳明遁水逃匿才捡回一条命,而到龙场后瘴气肆意,使得随行仆役皆病卧不起。
阳明在此为自己修筑石棺一座,常常坐在石棺中冥思,乃是经历大劫之后超越了死生。他再三问己“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一夜,阳明夜半于卧榻惊坐,大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此即“龙场大悟”。
杜维明先生此书将阳明悟道前的一生思想变化,内在纠葛刻画地极为细腻。圣人亦是凡人,不经历蚀骨之痛,又怎会有涅槃之时?
华夏仕子的体内,流淌着滚烫的儒家血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阳明成圣的英雄之旅在叩问你我,人生在世短短数十载,你想在这个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印记?
4. 《积极情绪的力量》—— 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Barbara Frederickson)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8337/cd02a125d697de4f.png)
人类一直以来都对思维、思想等等因素十分着迷,早在轴心时代(古希腊/中国春秋),就有无数哲学家试图思考人类心智的运作机制。19世纪以降,心理学亦逐步成为社会科学中的中流砥柱,自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先贤伊始,人类开始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一个问题——如何让人脱离精神疾病的痛苦——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当一位年轻的心理学家开始走上解救苦难灵魂的道路之时,他猛然发现:整个心理学都在研究“病态”——如何将一个-8的病人扭转到-2。
而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使命却被人忽视:那就是如何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和勃发——将-2提升到5。
这个年轻的心理学家就是马丁·塞利格曼,他年纪轻轻时就因发现“习得性无助”现象而名扬学界,此后他一直在探索,是否有“习得性乐观”存在,如果有,如何最大化激发?
自此,“积极心理学”诞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8337/4a99793d2422edb4.png)
积极心理学的庙搭了起来,弟子盈门,成为显学,塞利格曼也当上了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此为题外话。
此次推荐的这本书就是塞利格曼最赞赏的后辈弗雷德里克森所写的积极心理学通俗读物。
在此书中,弗雷德里克森指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一样,都是进化而来,消极情绪如恐惧、愤怒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们的祖先,因此才得以流传至今。
我们都知道过量的消极情绪对于人的身心灵健康也有着极大的危害,然而实验证明,强行压制和主动遗忘消极情绪的策略都极难实现且可能引发情绪反噬。要降低消极情绪比例,我们只能通过提升积极情绪的方法来进行。
对应前面对负面情绪的进化学分析,她在此提出了“积极情绪的构建理论”:
积极情绪在进化中存在的意义便是通过做快乐、有趣的事,能够帮助个体构建身体上、社会上、心智上的资源,在未来的生存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例如幼猴通过相互嬉戏打闹建立社会连接、锻炼在复杂环境中迅速移动的技能。
例如人类社会中,往往快乐的人会有更好的身体素质、更多的社会资源。
理解积极情绪的源头,掌握提升积极情绪比例的方法,获得更加富有幸福感的一生,从这本小书开始。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8337/dc93489618ff32f8.png)
5. 学术论文 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执行意图)—— Peter Gollwitzer,可从Google scholar下载阅读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8337/3a2aa8ccc48446dd.png)
此前提到过“心智计算理论”,人的心智功能其实就像电脑,由神经元充当半导体,通过数以亿计的真/假逻辑门构成了极其复杂精妙的智能现象。
执行意图基于此,通过“如果...那么就...”的逻辑门方式降低大脑的认知损耗(大脑耗能极大,进化让我们都成了认知吝啬鬼),经由实验证明,能极大提升人的执行能力。
结合前文推荐的成长型心智模式进行应用举例,我为自己编写了一条这样的指令:
如果......我在写作过程中感觉遇到了很大困难,我的固定型人格——杰瑞——告诉我:“你不适合这个,你的写作水平不可能提高,写出来也没人看”的时候。
那么我就......停一下,深呼吸,然后告诉自己和杰瑞:我的目的是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并且对所学温故知新,并不是想要通过写作来获得评判和价值。 **
虽然学术论文价值甚高,但如果实在啃不动的话,可以搜索“WOOP”,来学习通俗版产品,作者正是Gollwitzer教授的妻子 :-P
(看到这里记得要用成长型思维提醒自己,看不动学术论文不代表我很笨,只是我没有足够练习或者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8337/2575d63c42d0d6af.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