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00后和90后来说,对陈道明的印象似乎不那么深刻,他这几年来演过主角,也演过配角,每一个角色都诠释的那么完整,甚至让很多不熟悉陈道明的00后,都被他的演技圈了粉。
1955年陈道明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自小饱读诗书,善于思考。原本他的理想是医生、外交官等体面的职业,“演员”二字从未出现在他的人生规划里。
但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他知道自己的家庭成分是一定要“上山下乡”的。结果陈道明阴差阳错地考入了天津人艺,不仅逃过了上山下乡,还成为了一名演员。
在成名前,陈道明整整跑了7年的龙套。在天津人艺的7年时间里,他这一场演匪兵,下场演伪军,再下场演特务,最后演八路,总之上一句台词都没有。
在这段时间里,一起跑龙套的那些人有的改行、有的下海、有的破罐子破摔。却唯有陈道明,把龙套也当成一种职业。
上天从来不会失信于心存理想而努力的人。1978年陈道明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84年,因出演电视剧《末代皇帝》中青年溥仪一角而一夜成名。
之后他又于钱钟书《围城》中,将那个玩世不恭、酸腐气息浓郁的文人方鸿渐,演绎得入木三分。
凭借这个角色,他荣获了第七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九届全国电视“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但就在鲜花与掌声蜂拥而至时,陈道明却回绝了所有的片约。
喧嚣过后,为了调整自己的状态,陈道明离开了演艺圈七年。
历经浮华后的淡然教会他思考,也让他更有能力拒绝生活强塞的糟粕之事。
众所周知,除演员之外,陈道明的另一个身份是文人墨客。
不演戏的时候,他便弹琴读书写字,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厚重,无用方得从容。
陈道明从小弹得一手好钢琴,他说:“只要在家,我每天要弹上两三个小时,兴致高时会弹四五个小时。”
除了弹钢琴,他还爱看杂文、写书法。《道德经》与《鲁迅全集》早已被他翻烂。
年纪再大了一点之后,在家拿着毛笔抄写《道德经》,或凭记忆画拍戏过去的地方。
他也爱做点手工,为女儿倒腾小玩意儿,为妻子缝制各种皮质包包。
有句话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但生活,终究活的还是自己。有人说他清高孤傲,不近人情,却只看到他的清高,不懂他的清醒。
对于他来说,生活就像是一场密集型体验,他活在其中,乐在其中。
精彩的人生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尽可能的去体验这个生活、体验这个世界。这样的人生, 便是高级的人生,真实的人生。
人生道路上有风景也有陷阱,有坦荡的大路也有荆棘密布的丛林,你所踏出的每一步都是你的经验。酸甜苦辣,都是你真实的体验,也是你个性化的人生。
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要把生活做成经验密集型体验,就是丰满的人生。只有丰满的人生经验做后盾,才能使我们坚持到最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