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是在特定环境下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守规矩是参与者参加某种活动而需要做出的单方面承诺。如果在活动中,出现不守规矩的情况,那就是耍赖行为。
不守规矩的孩子,一般有自己的规矩,只按自己想法做事,而很少顾及他人想法。常常给人以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形象。在与他人或者某个组织合作时,也会出现只按自己想法来做事,不会考虑合作伙伴的感受。时间一长,就会令人生厌。不合作的做法和态度,会让活动无法进行,随时因为他不守规矩的行为而被打断,最终也会影响他个人的发展。
一个孩子进入学校,不守规矩就是不想与学校合作,不愿意参加学校的合作任务和活动,如卫生,作业,出勤等等。进入社会,不受规矩,也是不想守社会各种规矩的约束,只想我行我素。守规矩是每个孩子需要学习一门课,如果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其实是很难得到长远稳定的发展。因为不守规矩的孩子,注定会遇到很多挑战和困难。花太多的精力去处理这些问题,本身对自己也是一种消耗。
守规矩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过程。发育好的大脑神经早晚会与行为形成统一,孩子没法长时间控制自己的行为,是因为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好。于是,在大脑发育和教育引导的双重作用下,一个孩子慢慢的学会了如何守规矩,俗称“懂事”。
反之,如果一个孩子的脑神经发育成熟,而教育不到位的情况下,不守规矩的行为就会转变成他的习惯,最终变成习性。
试问,谁会愿意和一个总是迟到或是借钱不还的人合作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