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在北美吐槽君那里看到过一则关于性幻想的吐槽,来稿的女生说自己有稳定的男朋友,却还幻想跟比自己大的女孩子啪啪啪;不但脑补,连梦中都是自己跟高冷大姐姐发生关系的场景。吐槽自己的那位女生向读者提了两个问题:第一,有男朋友和对大姐姐产生性幻想冲突吗?第二,这样算出轨吗?
第二个问题笔者给不出答案,但是第一个问题背后的现象,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有一位名叫阿尔弗雷德·金赛(1894-1956)的人发现了。
金赛是何许人也?他可以被称为世界上首位性学家。他不是第一位研究性行为的人,却是第一位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性行为的人。金赛本来是生物学教授,致力于研究瘿蜂(gall wasp)。他走遍了美国的大江南北,搜集了无数这种昆虫的标本,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关于这种蜂,他已经把能研究的东西都研究过了。一夜之间金赛失去了学术目标,陷入了中年危机。
1938年,金赛执教的印第安纳大学决定开设性教育课,而金赛这个对人类性行为很感兴趣的生物学教授,自愿成为了这门课的讲师。这门课在当时被委婉地叫做婚姻课,只有已婚或订婚了的学生才可以选。尽管如此,前来上课的学生还是挤满了印第安纳大学最大的报告厅。甚至有不少人为了上这门课而订婚,学期结束后就立马解除婚约。教课的金赛看到了年轻人对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与此同时,他发现,科学界在性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他决心填补这个空白。
![](https://img.haomeiwen.com/i5782660/9a1e55945a5094f1.jpg)
这是历史上头一次有人把性当做一门科学来研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别说研究性行为,就是公开谈论性,都是相当冒险的行为。我们似乎总是习惯性地认为西方人在性方面很开放,可是事实上,上世纪前半叶的美国,保守程度堪比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作为一个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国家,美国持传统道德观者甚众。在那个时候,肛交和口交都是被法律禁止的,与同性发生性行为可能会招致牢狱之灾。逐渐改变人们思想观念的性解放运动和同性恋平权运动,直到六十年代才崭露头角。直到1973年,同性恋这一“精神疾病”才从美国精神科医师的诊断手册中消失。保守派(约等于美国共和党)的影响力渗入美国政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时至今日,美国还有很多州的公立高中在性教育中提倡婚前守贞,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的性教育项目申请联邦资金补助。总而言之,当金赛找实验对象,询问他们的性行为习惯时,美国人普遍对性行为和同性恋等方面相当无知,也没有兴趣——起码表面上是这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5782660/7c758316ab458aee.jpg)
金赛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由他本人和接受过他专门训练的助手通过面对面采访的方式,询问人们最私密的行为和习惯。金赛对性研究的看法跟他对研究瘿蜂的看法异曲同工:他坚信样本越多,他的结论就越准确。从30到50年代,他和助手们采访了5300名男性和5940名女性,平均每个人都回答了300个左右的问题。金赛第一本性学研究报告,《男性的性行为》(Sexual Behavior in the Human Male),于1948年出版。这本长达800页、充斥着统计数字和图表的学术著作不仅瞬间登上了畅销书排行榜,还颠覆了美国大众对男性性行为的认知。婚外性行为、同性之间的性行为和手淫都比大家想象中普遍得多。1953年出版的《女性的性行为》,更是在美国公众中掀起了轩然大波。金赛的采访结果表明,在社会传统观念中没有性需求的女性,其实比人们想象中对性更感兴趣,也有更多需求。
![](https://img.haomeiwen.com/i5782660/3fa491b8843a1507.png)
在金赛众多的研究发现中,“性向的流动性”(sexual fluidity)对后世的影响深远。金赛发现,同性恋与异性恋并不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更像是一个范围的两个极端。我们都可以在这个范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些人更偏向异性恋那一端,有些人更偏向同性恋那一端,而且这个位置在我们的一生中并不是恒定的。比如有人可能在心理上只喜欢异性,却在生理上被同性吸引。也有人可能在人生中大多数时候都喜欢同性,却曾经爱上过某一位异性。为了解释这一研究发现,金赛和他的助手们发明了后来非常著名的金赛量表:
![](https://img.haomeiwen.com/i5782660/503d8e2badc0d1cd.png)
在金赛的报告中,他给自己的采访对象——排除掉与外界没有性接触的那些人——归成了如图表所示的七类,从绝对的异性恋到绝对的同性恋。在金赛的样本中,有37%的男性和13%的女性曾与同性达到过性高潮。而只与同性发生关系的人的百分比,远远小于这两个数字。也就是说,如果你认为自己是直男,却发现某一个同性对自己有特殊的吸引力,或者想要尝试与同性发生关系,没有必要觉得奇怪,因为你不是唯一一个有这种体验的人。后来的研究者还发现,女性性向的流动性比男性的更高一些。
金赛的这一发现改变了人们对性向的看法,而他本人也被认为是启发60年代同性恋平权运动和性解放运动的关键人物。不过,“性向的流动性”这一概念,在今日遭到了一些质疑。2015《心理科学》刊登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性向的不固定性只发生在很少一部分人中。这项研究通过对33525人的采样,发现实验对象中有3%的男性和2.67%的女性完全或者很大程度上被同性吸引,而在其他纯直或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直的人群中,只有2%的男性和4.8%的女性表示自己曾经被同性吸引过。简而言之,性向的流动性不是不存在,而是只存在于少数人身上。而把人们划分为直和不同程度的弯,可能才是最恰当的做法。
不过呢,根据这项调查,即使是基本直的人群中也有2%的男性和将近5%的女性曾经体验过来自同性的吸引力,也就是说,五十个直男中可能就有一个潜在的弯,二十个直女中就有一个幻想过妹子,这样算算也是蛮多人啦。
参考资料
金赛的生平来自于biography.com的纪录片:http://www.biography.com/people/alfred-kinsey-9365493#synopsis
金赛量表以及相关内容:https://kinseyinstitute.org/research/publications/kinsey-scale.php,http://www.indiana.edu/~kinsey/research/ak-data.html#homosexuality
Time Magazine封面图:http://content.time.com/time/covers/0,16641,19530824,00.html
女性性向的流动性:https://www.ncbi.nlm.nih.gov/labs/articles/10825779/
对性别流动性的质疑:http://www.thedailybeast.com/articles/2015/11/24/kinsey-was-wrong-sexuality-isn-t-fluid.html,http://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09567976155986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