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九年七月二十八日 / 晚上十点四十二分
书名:《经济学通识》day 1
作者:薛兆丰
页数:kindle#0–230,0%-4%
by 52赫兹的鲸鱼
感想:
原本是打算先入门曼昆的《经济学通识》,但是因为Kindle找不到正版,加之自己找到的资源字体体验非常不好(现在我已经变成超大号老年人字体才能看),于是乎来先看这本书。得知薛兆丰教授是在《奇葩说》中,具体他的作品,是第一次涉猎。今年也是从现在开始,准备定定心心看下一些书来,为这一年的随笔集出版做一个积淀。
《序言》提出人类面临的四种约束且对应四类经济理论:(1)东西不够——需求定律;
稀缺——自然资源不足/人类欲望无限。
竞争——竞争规则(导致不同行为和后果),例如所有制。
承认竞争,并不意味着不要合作。增加合作,并不意味着要减少竞争;要鼓励竞争,也未必要靠遏制合作来实现。
(2)生命有限——利息理论;
人生无常,未来存在不确定性,没有人愿意延迟消费,因而利息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延迟消费带来潜在风险的补偿(期货vs现货,二者交易是金融活动的基础)
(3)互相依赖——制度理论;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与人协作才能改善生活事实。
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才有此构成了许多组织机构,来防范“人际依赖”的隐患。
(4)需要协调——宏观理论。
只有依靠合理而可靠的参照系,才能将个人自发的行为导向社会混乱的事实。例如动作效率极高的砌墙匠人,种种宏观经济理论试图刻画、解释和调节的,不外乎是因为这种需要协调而产生的困境。
货币是典型的协调工具。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就是理解社会的协调机制,以及探讨可以的协调是否会造成更严重的失调等问题。
1.穷与富未必是一体两面,不一定有关联。主要是各地区的技术和制度创新造成的。穷人往往不是富人的牺牲品,而富人也往往没有亏欠穷人。
2.观念的力量是惊人的。打着善意的旗号所犯下的罪行,也往往比明目张胆的犯罪的破坏更深重。
3.用什么样的眼光,就有什么样的世界。那些我们看起来不言而喻的观念,实际上是片面的。阅读本书,就是一个改造世界观的过程。
学会区分
愿望/结果
局部/全部
别人看得见的/别人看不见的
事实是什么/别人怎么形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