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下子变冷了,昏蒙着,飘着不只是雨还是雾的细丝,我缩紧了脖子,看来冬天的棉衣上必须有帽子,要不然,嘴上糊了口罩,冷气还是渗进了每一处裸露的地方。
别以为刺骨的寒只在文字上,此刻我的体验就是,狠狠地拉长了袖子,用手指把它撮成一团,来庇护挨冻的手,我笑自己有些不修边幅了,平常里生怕头发乱了,粉没搽匀,而今什么都不顾了。
是啊,多少天不出门了,至多是去门口的超市买些米菜,小区里没住多少人,大多不认识,人很难做到慎独,只有在熟悉的人面前才装得一本正经。
抽屉里的口红是双十一购的,崭新如故,粉底液也是新的,每天戴着口罩出入,这些似乎都多余。
做核酸的人很少,大概是天太冷,人们匆匆地来,又匆匆地离去,哪像天气暖和的时候,做核酸也扎堆。
冰箱的菜少了,三天前出来一趟采购了两大兜,一直吃到今天,可是,想换个口味了,去超市里找点灵感。
打上伞,小区已经解封了,出入大门也有了主人翁的感觉,不必再来来回回地登记。
一公里开外,是附近最好的超市,无需多想,直奔而去,衣服可以随意,吃饭必须讲究,每天关在屋的日子,只有美食才是最大的乐趣。
一路小跑,也算是一场小型锻炼,人越歇越懒,躺在床上,歪在沙发上是常态,之前还怜惜自己变瘦了,如今上天给了我加倍的补偿。
超市没开门,没解封的时候还在供应,如今解封了,却大门紧闭吗?我充满疑惑,试图在门上找到老板的电话号码,却一无所获,也许是我来早了,它是与国际接轨,十点才开门吧,中午吃大盘鸡烩面的愿望落空了。
记得返回的路上还有一些小店,也许能有些意外收获吧,买个烧饼夹菜,或是其它能改改口味儿的美食,每天在家里绞尽脑汁做饭,也难免跳不出一个口味儿,出来猎些新鲜的,给生活一些调剂嘛。
但这些店面的老板仿佛约好了似的,没有一家开门,只有两个药店一直敞开着门,什么时候,吃药比吃饭重要了。
我悻悻而归,走进小区,迎面走过来几个做核酸的,大多穿着睡衣,奇形怪状的,与往日的整肃有了大的差别,是寒冷和疫情把人变得随意了吗。
我还是怀念满大街的朝气,绅士淑女、拥挤的车辆和人群,人们的热情会淡化季节的寒冷,我知道,这个日子不远了。
家里还有储存的几袋米线,炒些虾仁,把冰箱里的剩余利用一下,午餐仍是美味,等到下午,天晴了,雾散了,超市热闹的时候,买些新鲜的蔬菜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