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娃娃懂得什么练兵!又订的什么合同!我领兵数十年,现在都不敢说有什么把握。兵是这么容易练的吗?你雇上几个洋人,扛上几杆洋枪,喊几声洋口令,便算是西式军队了吗?”
袁世凯时年36岁,此时的他位居按察使,可说是方面大员、位高权重,结果这样被李鸿章当众一顿抢白,顿时脸涨成了猪肝色。
在场的直隶省高官们,一个个面面相觑,谁不也知道袁世凯到底犯了哪样的大错,惹得中堂大人如此暴怒。
实际上,袁世凯并没有犯什么错误,李鸿章也没有怎么暴怒。他只是觉得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居然象模象样地谈什么练兵,要知道,我老人家在曾文正公幕中一直混到四十岁才出来练勇。而且,当初我们这帮中兴名臣,个个都是学富五车的大才子,从我老师、罗泽南、胡林翼、左宗棠、沈葆祯一直到我,哪个不是才高八斗?你袁世凯算什么东西?也敢谈妄谈练兵?看你不顺眼,就骂你了,就给你难堪了,你还敢还嘴不成?
袁世凯自然不敢还嘴,他也了解李鸿章的痞性,虽然挨了骂,虽然当时十分尴尬,但也不以为意,因为他知道,这是因为李中堂把他当成自己人。李鸿章是文化人不假,但他其实是个很粗俗很市侩的文化人,他会当众大声吐痰而不觉得脸红,他生气时也会蛮不讲理,他不高兴就会让你下不来台,不过,前提是对自己人,不信你看看他对文廷式,对张謇,甚至是对汪鸣銮,绝不会这样。
袁世凯是对的,李鸿章确实是这样驭下的,打是亲、骂是爱,此之谓也。
袁世凯是李鸿章的自己人,甚至把自己看成是李鸿章的传人,就象李鸿章是曾国藩的传人一样。
其实,李鸿章当众给袁世凯难堪的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如今的袁世凯已经不再是李鸿章的私人物品,当朝的权贵特别翁同龢和荣禄都十分器重袁世凯。李鸿章很吃醋。
有一次,军机大臣李鸿藻和李鸿章谈起小站练兵,李鸿章竟冷冷说到:“我是败军之将,等着袁大少爷练成新军后打一仗试试看!”
袁世凯虽然是河南人,但和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却有着不同寻常的缘分。
袁世凯的叔祖是袁甲三,此人和曾国藩、李文安(李鸿章父亲)都是道光十五年的进士,算是同一届的同学,曾国藩没钱的时候告诉儿子曾纪泽(清末的大外交家),找袁甲三去借一定没错,而且在平定太平天国叛乱和捻匪叛乱中结下了鲜血凝成的友谊。
袁世凯年轻的时候,曾经投奔过的马新贻、张亮基都是当世响当当的人物,与曾国藩或李鸿章非亲即旧。
袁世凯的族叔袁保龄深受李鸿章信任,负责修筑旅顺军港,袁保龄呕心沥血将旅顺港建成了远东第一军港,可惜,他没有看到工程的竣工就卒于任上,更没有看到他的心血五天之内就被日军占领……
而让袁世凯真正引起李鸿章注意的,是他投奔吴长庆,从而真正走上一条枭雄之路。而这个吴长庆,正是李鸿章部下的悍将,虽说吴李素不相能,但说袁世凯是出身淮系,大抵不算差吧。
袁世凯随吴长庆到朝鲜,前前后后一共待了十二年,这十二年里,袁世凯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参谋成长为一个高级官员,仕途可谓飙升(与袁世凯差不多同龄的康有为这个时候还在象牙塔里努力钻营),也让从小就不安份的袁世凯迸发了勃勃野心。
袁世凯在朝鲜的时候,李鸿章已经看到了这个身材矮胖、行动起来象水银球一样的河南人行事强梁勇悍的一面,毫不夸张地说,正是由于袁世凯在朝鲜期间,能够有效的控制朝鲜政局,勇于对抗列强特别是日本对于朝鲜的觊觎,才使得中国的宗主国地位得以保住,他在朝鲜的角色,比起历史上的那些民族问题专家如张蹇、班超、长孙晟等来说,毫不逊色。
如果不是袁世凯,朝鲜早在甲午战前就摆脱中国“独立”了。
但甲午战争既败,就需要找一些替罪羊,仅有李鸿章一人是不够的。于是袁世凯光荣当选。
你又是淮军余孽,又是朝鲜问题的直接责任人,又是李鸿章的门徒,你不当选,简直没了天理。
一贯正确的清流派认为,正是因为袁世凯在朝鲜的强悍作风,导致中日甲午开战,而袁世凯对朝鲜局势的判断失误又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所以,袁世凯应该是战败的第二号责任人,如果说李鸿章是第一号的话。
因此,当李鸿章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时候,袁世凯也灰溜溜的,相当不招人待见。
北洋军阀不简单 第二章 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