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有三个新闻在网上流传很广。
第一个:一个年轻销售,陪客户喝了很多酒,结果醉倒在地铁站里。之后,他跟急忙赶过来的妻子抱头痛哭。
第二个:一位小伙逆行,被交警拦住,他却抱头痛哭。原来他一边着急给女朋友送钥匙,另一边公司还催他赶紧回去加班。压力之下,他情绪崩溃了。
第三个:一名女子在加了2个星期的班后,本想开车回家。结果她对路况不熟,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情急之下当场泪崩。
其实,不只是他们,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生活或工作中的难事。
那么除了哭诉发泄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在重复的日子里找到新动力呢?
1.隐藏在麻烦中的成长
之前有媒体采访了一些老年人,问他们对生活的看法。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表达了一个观点:麻烦虽然是生活的常态,但做事情的乐趣和好结果的获得,基本也都是从麻烦中孕育而生的。
比如,你想做好一道菜,就要花些功夫解决烦人的工序。你想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你就得解决刀工处理、火候掌握和配比调料等麻烦。
在事情中解决麻烦是有乐趣的。
可是,如果你只是觉得周围所有事都是麻烦的,并且把这种牢骚脱口而出。你会发现“麻烦”这两个字,会给你带去否定所有事情的强大“负能量”。
因此,如果你想快乐度过每一天,就得把“麻烦”两个字列为禁语。而且专注解决一个又一个麻烦,你会发现,过人经验的获得和自身价值的体现,恰恰就在麻烦的事情中。
2.体贴的尺度
懂得体贴别人是好的,但是过分体贴则会让双方都不自在。
体贴的底线是:别人不想说的不追问、别人不需要的不殷勤、让自己为难的要学会拒绝。
比如,很多人都抱怨自己不懂拒绝,这其实也是过度体贴的表现。拿快递、打印资料、定个午饭,不是说不能做,而是不要不加选择地做。
如果你能减少自己多余的体贴行为,就能减少很多麻烦。
而适度体贴则体现的是“尊重”。毕竟解铃还须系铃人,别人的问题终归要他自己面对和解决。
有的时候,过分体贴在对方眼里,则意味着“横加干涉”。
一句“要你管?”背后体现的是你对体贴的理解太片面了。
3.选择复杂的那条路
即便是再普通的日子里,你都会面临各种选择。
休假时,叫个外卖还是自己做点饭菜;
生活中,好好整理下房间还是宅着不动;
工作里,挑战难度更高的任务还是捡“软工作”来捏……
在诸多选择中,如果你总是选择轻松的那条路来走,精神上的放松很可能就给“认真程度”打了折扣。这样反而容易让失败有机可乘。
所以,不管什么时候,选择更辛苦的那条路来走更好。不仅是对勇气的磨练,更是对自己的挑战。
毕竟,“辛苦”更容易调动你的激情、能量和投入。艰难完成一件事和轻松搞定一件事给我们带来的成就感完全不同。
4.帮你做到自控的妙招
消费行为学家布赖恩·万辛克在研究中发现,方便与否决定了我们吃什么和吃多少。
如果喜欢的食物在离你很近、很容易拿到的地方,那么你多吃的概率就大大提升了。比如,万辛克曾做实验,他把某公司接待台上的零食盒做了调整。他把原来放置较远且不易发现的零食盒放在了柜台前,而且换成了透明容器。
结果,虽然里面巧克力的消耗增加了40%,但公司来访者也更有耐心了,停留时间也变长了。
同理,“方便”也会便于我们行动。比如,想在下班后跑步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跑鞋和运动服放在最便于你更换的位置。;想要自己去健身,就得把健身装备整理好,和健身卡一起放在家门口,不要到出门时,却找不到。
基于布赖恩·万辛克的发现,不少人成功戒除了爱吃甜食的习惯。他逆向运用了这个原理:把甜点包在不透明的包装里,然后放在柜子的最顶层。
因为拿取不方便,他们总是很容易打消拿甜食的念头,成功控制了多余甜食的摄入。
5. 设置禁止消费日
有人会时常轻断食、有人会时常绿色出行、有人会时常禁止自己玩各种电子设备,除此之外,有人还给自己设定了禁止消费日,效果非常不错。
受消费思维影响,不少人会过度消费,月光、某花、某卡都是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
可是,当他们畅快地买买买后,却从没思考过哪些是必备的、哪些是用不到的。可能,有些东西在家里放了几年,但仍旧在那里放着。
那些用不到,但又舍不得丢的东西,其实都是冲动消费的产物。
因为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支配的除了金钱还有时间,有些东西是有钱买,但没时间用。
因此,你可以尝试给自己设置一个禁止消费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你只买日常生活中一定用得到的东西,而不买那些你喜欢的,或者你觉得未来可能用到的东西。
当你尝试过禁止消费日后,你会发现在自己以前买了那么多没有必要的东西,过上轻松简单的生活。
正确的心态带来正确的生活策略;正确的策略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你了解越多的生活策略,你应对难题的办法就越多。
“心气儿、心力儿、心劲儿”也是你宝贵的资源,你得好好呵护它们。想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满阳光,你得学会给自己打气。只用不补,你就很可能透支它们。告别错误思考和不良行为,活出精彩人生。
参考:《生活心理操控术》《生活需要分寸感》《生活需要仪式感》
今日话题:你有让自己开心的方法吗?在评论区聊聊吧。
一点关注@安叔读书,让你的思考更深一度。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删图致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