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老家攀爬了一次家乡的林寺山。
记忆中的林寺山,虽然没有一条现代意义上的:通往山顶的曲径石阶路,可总有那么几条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可直通山顶。再次攀爬林寺山,记忆中的羊肠小路是寻不见的。茂密的灌木丛掩盖了整个山体,沿着曲折起伏的山梁(灌木丛能少点)也可以攀爬上去,只是多费点力气罢了。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六七十年代,家家的孩子都姊妹多,物质也贫乏。土里淘食的农家,怎么能离开山岚土地。春暖花开,孩子们成群结队,大呼小叫的就就奔向了林寺山,不仅仅是玩耍,勤工俭学挖药材是必不可少的。大人们(叔叔,大妈大婶们)更是闲不住,到山里挖药材,芥末,砍材禾,撸槐花……一年四季,乡亲们的生活都离不开林寺山,人多勤临山,时间久了,自然就有多条小路印在了林寺山上。那是时代的痕迹,自然农耕活动的产物。
改革开放后,物质生活的富足,乡亲们不再仅仅依赖山岚土地,外出打工的,搞建筑的,跑运输的……家家独生子女居多,都宝贝蛋似的,上学都是车接车送。那里还舍得让孩子上山挖药材,砍材禾……生活条件好了,人少了,孩子都变金贵了,留给林寺山的时代小路,在自然状态下,被茂密的灌木丛所覆盖吞噬。
无论是有路还是无路,都是时代的产物,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见证!
无路也许是大路……
是对自然生态的保护!
是自然状态下,洪荒力量的见证。
是风雨的杰作,
是大自然的自强和原貌!
无路的林寺山,婉如艺术作品中的“留白”,总给人无穷的美感和想像空间。林寺山是原生态的,是一块等待雕琢的美玉。其得天独厚的地形容貌和自然风光,极俱旅游开发价值,其前景潜力不可限量……有仙人洞,鹁鹤堂,风动石,双龟石,槐花谷及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抗日战争时期,林寺山依托其山高林密,地形险俊,是抗击日军的天然屏障。许世友将军胶东抗日纪念馆,就座落在林寺山下西北角的战场泊村。是红色旅游根据地!
下山路过(人石)时,〈人石是林寺山一天然景观,石形如人,形象逼真,面向西方,〉正值夕阳落日,霞光漫天时。山下的昌水河,镀金似的,溜光怡彩,缓缓伸向远方,美丽祥和的山角村,已是炊烟袅袅!身后的人石,历经沧海桑田,潮起潮落,默默守望着这一方热土,一方人!
无路是大路,眼前分明有一条金灿烂的阳光大路,直通山顶。那是一条富民政策之路,是一条生态家园,旅游开发之路。路的两遍是花海梯田,有槐花谷,桃花岛,观夕台,,,是人间仙景,是胶东半岛一颗璀璨夺目的旅游明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