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峡河西流去》,念故乡情

读《峡河西流去》,念故乡情

作者: 幸运的杰杰 | 来源:发表于2024-03-31 10:09 被阅读0次

有人说:“故乡,是我们年少时想逃离的地方,是我们年老想回,可能已经回不去的地方。故乡是中秋的那轮月,是春运时的那张h车票,是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口音。”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那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它抚育了我们,滋养了我们,我们对它有剪不d的情愫。

《峡河西流去》是陈年喜写的一本关于故乡的书。作者通过他朴实的文字、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叙述了他的故乡峡河的人、物和事,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依恋之情。

读完《峡河西流去》我也怀念我的故乡了。

在《峡河七十里》里,作者说他小时候的故乡峡河很穷,没有剧场,没有舞台,最开阔的地方是学x,一唱戏学x就放假,学生们就喜爱剧团来唱戏,这样就不用上学,还可以看戏疯着玩。

读到这我就想起了我的家乡,那时候村里面为了办集市,每年的4月份和11月份村长班子都会请剧团来我们村里唱戏。我家住在村里面最热闹的地方,门前总是有很多卖东x的摊位。卖油条的、水煎包的、胡辣汤的,等。

村里每次唱戏,我们学x就放假,地里的农活也不是很忙,父母都会邀请亲戚们来看戏,说是看戏,其实就是走亲戚。家里来了客人,父母都会做好吃的。

我们小孩子特别喜欢唱戏这几天,父母还会给我们一些零花钱,我们三五成群约着一块去戏台子那里买零食吃。

那时候我们是无忧无虑的,没有生活的压力,我们完全按照我们自己意愿去生活。

在《流动理发人》一文中,作者讲了流动理发人,他们没有固定的理发场所,哪里有需要理发的人,他们就在哪里办公。办公设施也很简单。

小时候我们村里也有位流动理发人,他走到哪里剪到哪里。不过,在我家门口剪的最多,我家是个小卖部,村里买东x都喜欢来我家,有的买完东x,看时间还早就顺便在旁边理发。

听父母说这位理发人是我姑村里的,每次客人洗头他都来我家里接水,那时候都是压杆井,水也不要钱,想用多少就用多少。中午我妈总是会让我给他端一碗面条(记忆中那时候中午都是吃面条)。不过,每次我父亲或者是我弟弟剪头发他都不收钱。

在这理发的大多是n人,女人很少,女人一般都是让其他手巧的用剪刀。剪剪就行了。年轻的女人都扎辫子。小孩子都是父母剪的。

现在村里已经没有流动理发人了,理发,人们都喜欢去理发店里面,让专业的理发师给理,要样的人还会让理发师给他们剪个造型。不过理发的费用也是很贵的。

时光如幻,随着社会的发展,家乡变化很大。原来下雨都有淤泥的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瓦房也变成了高楼……。

虽然外貌发生了直观的变化,但是那依然是我们的故乡,是承载着我们记忆的童年趣事的故乡。

读完《峡河西流去》,满满的回忆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我更怀念我的故乡了。

相关文章

  • 西行漫记(一)

    河西走廊一日 河西走廊东起甘肃乌鞘岭,西至新疆星星峡以东,南有祁连山,北有合黎山、龙首山等山脉...

  • 五绝.夜静思

    永夜蝉声唱, 窗前月自明。 独居北房里, 唯念故乡情。

  • 能看见星星的星星峡

    由甘肃进入新疆要经过星星峡。 星星峡并非峡谷,而是隘口。它是由河西走廊入东疆的必经之处。素有新疆东大门“第一咽喉重...

  • 夏念文字 ‖ 《河西走廊》

    夏念文字 ‖ 《河西走廊》 重温神级纪录片《河西走廊》 某天背景音乐响起,瞬间记忆拉回了未看完的《河西走廊》 使者...

  • 读札:风流去

    鲍鹏山的文字还是喜欢的。文字不娇,气贯其中,灼见点点,颇有风流之势。风流去,是鲍眼中的君子,小人。从春秋的老子始,...

  • 马栅榆树湾 黄河西流去(散文)

    文/刘国霖 黄河出龙壕,流过马栅榆树湾。河水放慢了脚步,由东向西缓缓地淌。这里西口旧道的记忆不断被追寻历史的...

  • 《清秋·泛愁》

    一念深秋锁清秋,谁念西风独自瘦 碧波斑影东流去,怎消心中点点愁

  • 【如梦令】何日重逢千峡

    【如梦令】何日重逢千峡 文/林海 夜半风停帘拉。欲睡难眠无法。 次次问花期,何日重逢千峡。 念杂。念杂。犹似尖刀心...

  • 丝丝落雨,丝丝念想

    秋风凉 秋叶黄 秋窗之上落雨忙 月洒哀伤 梦断肠 丝丝落雨 丝丝念想 落江上 东流去 东流去 看谁拾起 …… ——...

  • 莫道人闲都似我,故纸堆里作书虫

    我读郦道元《三峡》游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忘了三峡是哪三峡。书中注解,瞿塘峡、西陵峡、巫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峡河西流去》,念故乡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gv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