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母亲因摔倒致使手腕骨折,无法下地劳作而在家休息,为此,每次提及都扼腕叹息。我怕她呆着无聊,一有时间就与她视频聊天。我说,老天看你那么辛苦劳作意在让你休息呢,你就好好养着吧。她说,都这样了再不休息也不行啊。说完看着她打着石膏的右手臂。
春耕时节,母亲跟着村里人去镇上蔬菜大棚干活。路遇一斜坡,前面的人皆安全通过,母亲最后一个,却不慎滑倒以手掌撑地,致使右手腕桡骨头骨折。急忙送往县医院拍片检查,所幸无大碍,徒手复位后用石膏固定回家了。母亲倒没怎么心疼她的手腕,反倒是为不能再去干活而感到十分遗憾。
母亲摔伤手腕的这些天,父亲承包了家务。有一天为我直播推莜面窝窝,只见揪一小点面团,放在光滑的石板上,用手掌轻轻一推,即成一小薄面片儿,往食指上再那么一卷,一个莜面窝窝就做好了,依次放在笼屉上,还挺是那么回事儿。我说,真不错啊,我都不会。母亲说父亲,老了才学会做饭了。我说,那也不错啊。随后,我们仨都笑了。
记忆中,从来没有吃过父亲做的饭。每逢母亲不在家的日子,我们都是去奶奶家吃。后来奶奶去世,再遇到母亲外出,我们则跟着父亲吃剩饭。现在父亲竟然学会了这么高难度的食物制作技术,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因为推莜面窝窝,若力度掌握不好,面片儿太薄容易破,太厚又没法卷起来。原来是父亲不再外出务工的这些年,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会了各种做饭技能。竟还学会了做山药鱼儿,这些食物的制作难度系数都是比较高的,起码在我看来是这样的。对力度的掌控要求也很高,不然会非常影响口感。
莜面,是莜麦磨成的面粉,常见于河北张家口、山西大同、内蒙古包头一带。可以做成莜面窝窝(山西叫莜面栲姥姥) ,莜面鱼鱼,山药鱼儿,莜面苦垒,磨擦擦,以及我无法以正确书面语来表达的食物,而这些美味均来自莜面的成全。小的时候对于这些食物是极不喜欢的。口感粗糙,不易消化,稍一吃多胃里就不舒服,所以大人们紧着控制我们的进食量。
因为属于粗粮系列,所以吃了很有饱腹感。农村有句俗语: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二十里的面条饿断腰。每遇农忙时节或走远路,人们都喜欢吃一顿莜面,抗饿。
不论莜面的吃法有多少种,但其最佳搭档永远是土豆,我们叫山药。比如山药鱼鱼、磨擦擦就是用莜面和土豆搭配着做的。前者是用焖熟的土豆捣成泥,和着莜面在锅里反复揉搓而成,一定要劲道口感才佳;后者是把生的土豆洗净削皮擦成泥糊状,再拌着莜面上锅蒸。所有的莜面食品都要蒸熟了才能吃,不然会引起腹泻。
长大后远离故土,最想念的却是这些在外面轻易吃不到的东西。我喜欢用醋、腌菜的汤和切碎的香菜调和而成的蘸料,再拌以腌萝卜丝或卷心菜丝和鸡蛋羹就更美味了,反而对炖口蘑汤【1】、羊肉汤或别的什么汤卤倒是不甚喜欢。在北京时还能搜寻到,后来到上海杭州就再也吃不到了。至于有名食府西贝莜面村的莜面,已全然失去了莜面原本的味道,改良的什么味儿都没有了。
每次从远方归家,必吃之食物必定是那几种用莜面做成的,比如莜面窝窝、山药鱼儿等。那是在城市吃不到的味道,那是家的味道。
忙碌如蚁的母亲,终于能借此好好休息一下,只是这代价也未免太夸张了点。
注:【1】 长于内蒙草原上的一种白色伞菌属野生蘑菇,由于以前内蒙古土特产都通过河北张家口输往内地,而张家口又是内蒙货物集散地,所以称之为“口蘑”,以张家口尚义出产之最著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