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对学习没有概念,好像大家都学,自己就要学。那时候的自己只想要一个好成绩,因为害怕,害怕学期末没有奖状回到家挨骂。学习态度勉强端正,成绩,也就那样吧。
初中时,知道了优等生得概念,优等生又听话学习又好,深受各科老师喜爱。那时候也想要个好成绩,因为羡慕,羡慕被老师特殊照顾的待遇。但是羡慕的程度远小于青春期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心,成绩,有点渣。
高中时,说实话我学习是为父母学的,因为初中的渣成绩,上高中花了爸妈很大一笔钱(在当时看来)。那时候觉得只有好好学习,才算不辜负父母的付出与期待。所以,我觉得必须要做出改变了。高中做了三年的三好学生,成绩,就凑合吧。
高补时,学习是因为再来一年的压力,因为只有这一次机会了。这一年,感觉自己拼尽了全力。家里的兄弟姐妹们都实在优秀,我想让父母也有骄傲的资本。高考成绩,,,从来不敢说是实力,只能说是越努力,越幸运吧。
就这样,我一路跌跌撞撞,踏进了大学的校门。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75173/d38c4aa019865262.png)
高考志愿是二舅和小舅一起帮我选的。对于选学校选专业一无所知的我来说,舅舅们帮我的选择即使不是最好,也算是最优了。就这样,我来到长春大学,读了四年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很不错,可是我好像不是很喜欢。其实,不只是汉语言文学我不喜欢,其它专业我也不喜欢。其实,我根本就不知道我内心真正喜欢什么。
但是我知道我想要什么:考研。我为什么想考研,因为觉得本科生还是太多,考上研究生就可以有一个更高的平台,就可以有更好的未来,就会万事大吉,,,(现在看来自己当时还是太年轻)可是,我该选择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小舅又在关键的时刻帮助了我,苏州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我喜欢吗,我不知道,其实换做其它的,我也不知道会不会喜欢。
我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追星,不游戏,没有特别喜欢的小动物,小植物,食物,事物,,,但是我知道我不喜欢什么,我知道什么事情是我应该做的,什么事情做了会让我变得比之前好那么一点点。
现在的自己,依然没有很钟爱的东西,但是比之前多了一点点思辨力。对于很多事情,我可以停下来去衡量一下,是不是值得,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是不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可是,我依然很纠结。
关于工作和考博,脑子里的小人已经打的不可开交。爸妈觉得大学是必考无疑,研究生是可有可无(有更好),博士就算了吧,,,完全理解他们怕我成为大龄剩女的心。就我自己来说,我明确知道自己目前对做科研没兴趣,但老师说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工作的话,中小学老师和四年后的大学老师这个根本也不用选择吧,已经上了21年的学,感觉真的不差最后4年;公务员和辅导员的工作现在我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个好的选择,但是好像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人啊,真有意思。大学坚定考研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坚决不想当公务员;考上研究生的那一刻告诉自己上完这三年再也不上了,,,现在呢,我痛苦纠结的两条路刚好一条是公务员,一条是博士。。。
人生中的第一个二十五年,前二十年我都是被动接受的,后五年的前四年是我想主动改变的,只有最后一年,这一年,是我想主动选择的。可是,我觉的做选择要比接受挑战更难,往往做选择的这段时间内心最是煎熬。我不知道最终自己会走哪条路,但是我知道,如果没有读博,终会成为我的遗憾。
现在才真切的理解弗朗斯特的这首诗。。。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75173/bcfd0c69aba0f1a8.png)
2020年7月3日 苏州大学炳麟图书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