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后,她到一家纺织厂当了工人。
起初,她觉得这份工作很好,有着不错的收入,也很稳定,对于一个女孩子而言很好了。
有一天上夜班的时候,她走出厂房上厕所,厂房外月朗星明,树影婆娑,夜风送来一阵又一阵的桂花香。
她抬头看着天空,一眼望不穿的深沉。在她的身后是轰鸣着的机器。
那一刻,她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质疑自己的放弃。
“难道我真的要在这机器轰鸣声中过一辈子吗”?
“这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吗 ?
她不断地反问自己。
第二天,她辞去了工作,回家复习准备参加高考。
高考的时间如期而至,她买了闹钟,这次没有迟到,但母亲依旧坚持一宿没睡为她守时。
考试开始后,她从容不迫地答题,自我感觉极好。
考试结束后,她特意又去了趟上次考试的教室,再一次爬上了那个自己差一点就调下去的窗台。经过教室的人又被惊呆了,有人企图冲上去抓住她,但她站在上面往下看了看便离开了。
公布成绩的那天,她把自己收拾的利利索索,换上了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早早地过去了。
命运再次和她开了个玩笑,她又一次落榜了,满满的期望被击倒、揉碎。
她回到了家,母亲依旧坐在树下择菜,反应和上次她被取消高考资格一模一样 ,唯一的变化是母亲鬓边的白发更稠密了。
她放弃了抱着母亲痛哭一场的念头,一声不吭地进了屋子,脱下新衣服,认认真真地叠起来,放进了柜子。
她又回到了那个当初毅然决然离开的机器轰鸣的纺织厂。
这一次,轰鸣声成了抵挡她内心纷乱的屏障,她将自己置身于这噪音之中,如同隐于山林间。
在工厂工作的三年里,她再也没有抬头认真看过一次头顶的夜空,再也没有停下来有意深嗅十月桂花香,再也没有嫌弃机器过的轰鸣声。
大学梦似乎一去不复返了,向命运的安排服软吧。
三年后,她在别人的介绍下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她的丈夫当时35岁,已经是一所大学的副处级干部。
悬殊的家庭差异和社会地位并没有阻止这一对人儿的相爱。
关于这段婚姻,她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她问过丈夫,丈夫也说不清,就觉得应该在一起。
作为学校职工家属,学校为她在学校里安排了工作。
她终于走进大学校园,但并不是以学生的身份走进去的,当校园里那些学生恭敬地喊她一声老师时,她心里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些许愧疚,更多的是深深的遗憾。
此时的她已经32岁了。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