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代,成年男女但凡没有配偶或者丧偶者,在春季的时候,比如阴历二月二、三月三举行庙会,白天是庙会祈祷活动,晚上都可以在那里野合。要知道这个制度在中国古代如此,在西方世界各地古代都是如此,甚至在中国近现代,我们在农村腹地仍然能见到过这种现象。
它是什么情况呢?
它是人类早年对偶制的一种补充。因为对偶婚制是人类文明化以后的一个别致产物。所有生物都是群婚制,人类在文明化以前也是群婚制,群婚制决不会造成生殖资源浪费,但是对偶婚制却会造成这个后果。
比如年轻夫妇刚一结婚,有一方就死掉了,生殖资源浪费。比如富人在古代可以找很多妻妾,而大量的穷人找不见老婆,生殖资源浪费,比如夫妇两个人整天在一起,最终欣赏疲劳,生殖资源浪费。
人类古代对偶婚制以后,古代的生殖问题是一个重大问题,人口增加速率极慢,因此野合也就是婚外的合法性行为,在过去古代是一个合理的补充性资源和生殖资源的一个方式。
我举个例子,一般人都会认为鸟类中的鸳鸯是严格的对偶婚制。因此古代给新婚夫妇送一个枕套,绣着鸳鸯,这都常见的礼品。可生物学家研究发现,雄性鸳鸯51%背着它老婆在外面偷情。大家想想,雄性鸳鸯总不能对着石头偷情,可见雌性鸳鸯也好不到哪里去,它说明什么?说明所有生物都是群婚制,没有严格的对偶婚制。生物群体里对婚姻或者对配偶的忠诚程度,取决于它育后的难度,也就是它养育孩子难度越大,两性婚配的忠诚度就会偏高一点,但它却绝不是对偶婚制。
生物学家研究曾经在非洲见过一种绿猴,体量很小的一种灵长目动物,由于它们倒是比较严格的对偶婚制,很快就灭绝了。可见当年的野合是一个合法的性资源不至于遭到浪费的一个社会性行为。这一点我们有必要说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