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农村社区发展共学行记
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是个人?当那一刻来到我身上的时候,我是抑制不住的。我赶紧离开了那个课堂,因不知哪一刻,内心忽然有了不小的震动。当我手扶着木质的楼梯扶手,往地下一层走的时候,眼泪止不住地流出,身体在打颤,我想我是想哭的,但是哭不出声音,只是不停抽泣。我一个人,在这个四面透风的楼层里,和自己有一个照见。这是2020年8月的一天,在黔东南侗族村寨的一座吊脚楼里,记忆中的一幕。
2020年如此不平常,在这个世界,在我的国家,也在我的自身。在城市社区工作十多年的我,于年初加入到一个农村社区发展共学计划中(由博世中国和广东省岭南慈善教育基金会支持,广东绿耕举办),全国各地,从事和农村工作相关的近二十名伙伴,从此结合在一起。我想,尽管我的工作场域并非在传统的农村,我依然相信,我是这个计划要找的人。当然,我亦放下我几乎全部在城市社区中生长起来的经验或所谓的专业,以回归生活的自己以及归零之心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在这里,我无任何的身份或角色,我只是我自己,一个怀着好奇等待生长的生命体。直至走完这一程,我已然发现,这颗生命在生长着,自然发生,如花在野。
“在希望的田野上”,这句话我看到它的时候,仅是一个背影,因为它写在T恤的背上,很醒目的字眼,以至于我在人群中发现了它。多么美的一句话,久违的一句话,似曾相识,遥远而又熟悉。在即将为本年度这次共学画上句号之时,我愿以“田野”之名,做一次回顾及整理。
田野之一:广东仙娘溪
关键词:资产为本
本次共学共有四期的在地学习,每期4天,第一期从6月18日开始,主题为“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我们来到位于广州从化的仙娘溪。协作者亚军和阿甘循序渐进带领共学团队从理解中国农村开始,到描绘农村社区工作者,再到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议题学习,过程中有关于需求导向模式和资产为本模式的对比,也有关于社区发展动力的假设,如“我们认同社区发展是激发社区内生力量、让社区可持续发展,那么,很重要的就是让社区有信心、有能力去回应自身的需求和问题”(引自绿耕-第一期共学回顾)。随之,协作者带出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的三大原则:从已有出发、聚焦内部、关系驱动。我想,这是整个概念的核心。在随后的实操中,无论是集中访谈村民代表,还是分组调研村民小组,我们围绕这三大原则,更为具体的在仙娘溪村落这个场域中,认识社区的资产,了解资产如何发挥作用,以及资产运作的历史进程。在仙娘溪,我们有幸认识了4个村民小组,分别是妇女小组、青梅加工小组、导赏小组以及田间(生态种植)小组。因时间有限,共学伙伴被拆分为4组分别对应4个村民小组开展调研,我所在的小组调研对象是妇女小组,其他3个村民小组则是通过共学伙伴的调研汇报来认识。
妇女小组目前在村里的主要工作乃是日常运作乡村旅社及社区厨房,据说这是绿耕团队进驻仙娘溪开展农村社区服务时,推动组建的第一个小组,已有近10年的历史了。印象深刻的是,当我们的调研小组一行5人兴致勃勃来到旅社附近找到妇女小组的几位阿姨后发现,她们很忙,正忙着洗刷电风扇,好几个电风扇的外壳已被卸下来,正等待被清洁。我们三五伙伴正打算插空聊天时,阿姨一方面客气回应,另一方面手里依然忙个不停,过程中我们也遇到麻烦,一是语言问题,因为有几位阿姨无法用普通话沟通,白话发音也难以让人理解;二是有位阿姨在拆风扇的时候不小心掉了一颗螺丝钉在地上,找不到,很着急。调研小组此时立即调整了工作策略,都帮忙围在地上埋头和阿姨一起找螺丝钉,想起当时,眼睛盯在地上,如扫描仪般的去找寻,良久,却是被我找到了,阿姨很开心。小小的一颗,在村里的这种黑中带黄的泥土地上,确是不易发现。我们找到螺丝之后,同行的伙伴已经自动在现场领取了任务,有的专心帮助阿姨安装清洗好的风扇,有的则找话题和阿姨聊天,有的则担任摄影师及记录员。
不久,我们转换场地去了社区厨房,阿姨们也正在忙着准备晚餐。我们热心的共学伙伴,又放弃了调研的“本职”,开始了劈柴、炒菜、削皮等工作,我自觉担任记录员,开始在旁边着急。也许是我们的热情感动了阿姨们,一位能讲普通话的阿姨在其他阿姨的推荐下,亦主动脱身成为我们的访谈对象。我们从厨房走到田间,穿过村里的小道来到了阿姨家,阿姨边走边和我们介绍乡村,同时也慢慢进入到介绍自己并分享个人生命故事的叙述中。阿姨家有着两层的小楼,建成不久,从村道走进阿姨家的小院,便能感受到这种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交替。进到客厅,阿姨给我们都倒了茶,并且逢问必答的帮助我们解开了很多的谜团。我们就这样聊着天,时间不长也不短,她始终面带微笑的放松的状态,亦感染着我们。而当我们对阿姨的生命故事了解更多之后,我发现这微笑更显得弥足珍贵。我以为那过往会让人消极或颓丧,但是阿姨的话,分明让我看到一种希望感。她说,她会继续做下去(旅社和厨房),这种笃定和不经意的态度,确是触动了我的心。我不太知道绿耕团队过去在她们身上或和她们一起做了什么(当然,聊天中,能看到他们工作的痕迹,比如敲门,比如聊天,比如开会,比如学习做一件事情,比如一次又一次的见面与熟悉),但我能知道,这位阿姨的生命是有被撬动的。我想,这是一种庆幸,庆幸当时的驻村社工找到了阿姨,当时的阿姨遇见了社工。
尽管我不太想说,人便是社区的资产,我确实见到人(特别是普通人)身上所散发的力量与希望。
从化仙娘溪田野之二:贵州侗寨美德村
关键词:团结经济
第二期来到黔东南侗族村寨美德村,共学主题为“乡村振兴与团结经济”。从业这么多年,这是我第一次透彻面对经济/生计的话题。我以为这个话题会离我的经历比较远,然而并不是。相反,这期共学给我打开了另一扇窗。
如何理解团结经济?我用绿耕所总结的第二期共学回顾材料来回答。首先是团结经济实践所坚持的原则:
强调合作与共同发展,而不是互相竞争;强调经济的目的是生活和福利的改善,是人本身,而不是利润和财富的累积;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公正;生态友好,从当地生态环境出发;民主参与、共同决策;多样性、多元性,每个社区有自己的路。
原则背后,隐藏着团结经济的一些基本价值观:
比如,对普通人来说,经济就是生活,是人们回应生活挑战的努力和尝试;团结经济不是一套蓝图,而是共创,是自下而上的创造;与此相关联的,是真诚地相信每个地方的人有找到出路的能力;相信我们命运是捆绑在一起的,是共同体,我们每一个人都对他人的生存状态负有责任;注重团结经济的过程意义,尤其注重人在这个过程中的改变和成长,注重开放而有原则地共创;相信我们是靠共同的价值观连结起来的,而不是因为简单的利益而连结......
如何在短短几天的时间,让共学伙伴对团结经济有更多的认识,对以上的原则及价值观有启发?除了有绿耕的协作者们带来的分享,更有当地工作者(亦是村民)的专题讲述。我们从美德侗寨的发展史出发,听侗寨姑娘凤英讲述个人生命故事和返乡经历,及其所创建的美德村团队,从妈妈的味道小食店,连接乡村与孩童,到乡村影像,连接乡村老人,开展老种子种植和推广,从事村寨公共服务等。
我们同时倾听了当地返乡青年传辉分享村寨联盟的故事。2018年,贵州、广西18个村寨的返乡青年,带着“愿村寨成为我们身心安顿的幸福家园”的梦想走在一起,成立村寨联盟。这个美好的梦想意味着,大家希望自己的村寨和村民是这样的状态:自在歌唱、生态健康、守望互助、富足而有尊严、自豪自信、为下一代负责。(引自绿耕-第二期共学回顾)
就个人理解来说,在全球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中,以上种种想必是对应市场经济而言的。正因为在市场经济中农村与农民的弱势地位,团结与互助成为应对的出路,这种出路既满足基本的经济需求,又强调共同体的价值,这种价值,既包含人的基本价值,更包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可持续营造与发展中。今天,我们将团结经济作为农村社区发展的一种介入策略来共学,于情理之中。
尽管我花了很多篇幅,讲述如何理解团结经济,但这依然不是我想要讲的重点(我只是也希望通过总结回顾进一步巩固这个新输入的概念),我的重点在人,因为我好奇他们怎么做到的?什么支持了他们?
一天晚上,我走到民宿外面的凉亭,刚好凤英、传辉和另外一位共学伙伴也在,我们一起聊天。我忍不住地问他们:“是有什么人教你们吗?你们怎么知道要做这些的,还做得这么好?(其实我心里想说,做得这么专业)”他们回答说,没有的,他们都是自己做,自己摸索。我看着他们,他们都是平常人,没有我们世俗所说的专业背景,亦未能接受什么专业训练,或者有什么可观的资本,他们只是如我们在街角最常见到的,从农村到城市打工,跨越城乡,再回乡的青年。但是,他们却让我从心底里生出敬意与惊叹!
凤英说,回到家乡是服从内心的呼唤,因为孩子和老人需要陪伴,因为村里的孩子不会唱侗歌,想学侗歌......我想,答案就在这里吧。他们只是跟随自己的内心,去做。与此同时,带动和影响另一些人一起做,然后做出来的效果却是惊人(比如,凤英带领的儿童侗歌队,将侗族歌曲和古诗词结合,走上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现场,成为经典传唱人),因为他们做的,恰是回应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痛点:留守的儿童和老人,空心而凋敝的乡村。而他们,确是带来生机的那一个。
正如我们在“云上”这个乡村公共空间的二楼课室里,这是整层的侗族传统木制建筑。原木色的墙,原木色的窗,窗是打开的,一整排。房间很明亮,蓝染的窗帘布尽管绑起来了,依旧随风摇曳着,窗外是晴朗的天。有时我就坐在位置上望着窗外,不禁感慨,这是一扇窗,这不也是心窗吗?就在黔东南侗族村寨的这座吊脚楼里,一扇窗已悄然打开。
侗寨美德村田野之三:河南周山村
关键词:文化行动
第三期来到河南周山村,共学主题为“文化行动与社区教育”。我们抵达的时候已近黄昏,北方的冬天已开启,风渐冷,路还在修。工作人员已在路边等我们,带我们走进颇具现代气息的土窑洞里入住,这个窑洞群有个美丽的名字,叫“梦里老家”。
遵循共学的一贯传统,共学第一天是交通+晚上的开营活动。这一期我们感觉不同的是,开营期间不再只是共学的成员,还包括传说中的梁军老师和她的团队(董琳老师和欧阳老师),以及村委书记和村长。听着两位村干部用当地的普通话和我们交流,虽未能全然听懂,但为着这份冬夜里的到来,亦颇感欢欣。在相互认识和欢迎仪式之后,共学团队进入到正式的主题环节,据说现场设置了五个“灵魂拷问”,已经不太记得了,只记得我抽到的问题,是和性别意识相关,那时的我对这个议题还没有清醒的认识,直到第三天听梁军老师对“农村工作中的性别视角”的专题分享,我才恍然若悟。
本期共学内容很丰富,且颇有深度,既是谈论社区教育的方法与实践,更是回到现象背后的本质及源起。所以,与其说我们正在进行社区教育的学习,不如说我们在进行着自我文化认知的重构。从绿耕亚军的自身经历出发,到周山村十八年的社区发展工作实践,我们的主题学习包含了“农村养老的症结与对策”、“农村工作中的性别视角”、“农村社区教育的方法”这三大主题。绿耕的伙伴也分享了自身推动文化行动与社区教育的经验。在共学的最后阶段,我们有机会和梁军老师团队通过对话的形式来进行关于行动者自身的话题探讨。下面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关于文化建设。梁军老师从乡村建设的三个面向出发,提出乡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三者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带领我们认识乡村文化建设的始末,包括认识中原地区的乡村文化组成,认识周山村文化建设的行动及框架,并且总结出“社区教育是先导,社区组织是载体,制度建设是保证,乡村建筑是平台,人的建设是根本”的35字箴言。梁老师亦提出,社区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改变,而不是一连串“为了活动”的活动;建设村庄先从建设自己开始,要“慢而不息”,寻找做事的空间。
其次,关于性别视角。原来性别问题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时时处处。从出生性别比失衡、妇女土地权益问题,到农村养老问题、婆媳矛盾问题,原来根源都在“男女有别”的观念。梁军老师此时又提醒我们,真的只是观念的问题吗?她说,如果某种观念长期得不到改变,那背后一定有强大的支持力——制度。当从制度方面再去找线索的时候,梁军老师找到了杜芳琴老师提出的“华夏性别制度”,发现“男女有别”的性别制度存在于日常生活、风俗习惯、村庄制度甚至是国家政策中。基于以上的认识和分析,梁军老师和她的团队进行了长期而务实的努力,包括提交政策建议、修订村规民约、提高妇女参与度、开展社区教育(多采用贴近村民的乡土艺术形式开展)、改变家庭规则、推动风俗变革等,从每一个能做的地方做起,在缝隙中努力生长,为“性别平等”带来了更大的空间。
第三,关于乡村建筑。本次共学,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名为“梦里老家”的乡村建筑,特别是当梁军老师与我们分享整个建造的过程时,我们无不为之惊叹,仿佛这里的每块地,每堵墙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梦里老家”从一个被遗弃的窑洞群,到现在成为周山村民的精神家园,不得不说,这里面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核心点则在于激发村民建设家乡的内生动力。于是整个建筑的过程,包括建筑所使用的材料,无不集结了全体村民的汗水和心血。有上山采石的,有捐砖捐瓦捐缸的,还有铺地的,从“给人打工”到“建设家乡”,从家乡的建设到“人心”的建设。连建筑师在建筑的前后都经历了变化,因为他们亦逐渐懂得,这不仅仅是在建造一个有形的墙面或房屋,更是要有文化和情怀的支撑,那里面包含“留住过往生活的记忆,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亦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与价值。当我们看到一颗老树穿墙而过的建筑留空时,我们便认识了这点。于是我们分明看见,周山村在建设梦里老家的过程,亦是建造“新人”的过程。
第四,关于团队本身。在周山村的共学,对我而言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奇,便是她们团队本身。三位退休的老太太,为何能坚持一起走,且能走得这么久?在周山村18年的行动脉络,已经让我们看见她们所带来的果效,然而,她们之间是怎样让这些行动持续的?我想,除了前述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应离不开人的因素,她们又是怎样走过来?在共学最后一天,我有幸在和梁军老师团队的对话中,解开疑团。除了具有共同的志趣,我们看到她们在过往的经历中曾在乡村有不同程度不同面向的探索,当他们共同来到周山村时,她们之间彼此搭配,又各有侧重。当董琳老师分享梁军老师作为团队的主要负责人,如何在日常工作中给予其他成员支持和无私奉献时,我们能从团队负责人的特质及行动上以及她们之间的互动中找到线索。除了内部的团结互助,也会有外在的干扰,比如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欧阳老师分享了个人在处理工作与家庭平衡时的经验,让我们看见做乡村工作与家庭之间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河南周山村田野之四:湖南洞雷村
关键词:组织培育
第四期来到湖南洞雷村,共学主题为“组织培育与个人成长”。这是最后一期,我们也在本期共学中迎来了结业。
从我们对组织培育的理解,到不同脉络下的组织培育学习,我们需要回答:为什么做组织培育?每位共学伙伴都有各自的答案,在某些程度上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然而,被拷问的时候到了,是因为外在的需要?还是由于内生的动力?我们觉察到,在做组织培育工作时,我们的动力更多源于外在,我们对于寻找内生动力的意识不足。关于如何培育社区组织,我们分别从6个方面来学习,包括一个完整的案例、组织培育的发展阶段、骨干的挖掘与培养、跨组织互动合作、组织工作者的角色以及洞雷老组织的运作等。本期共学还有两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整体共学总结与复盘,以及结业共创。
关于第四期共学,我想从以下3个方面分享我的体会:
第一,重新思考方法、技术、理念与价值。还记得在共学的课堂上,有一幕印象比较深刻,那就是关于方法、技术和理念、价值的讨论。当共学伙伴提出,期待有更多关于方法、技术、工具,关于如何去做的内容呈现时,协作者给出了自身的理解和考量。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想,我也同样期待是有方法与工具呈现的,但与此同时,我又在内心问自己,我是真的需要那些东西吗?我想到,我们在每个年头,都会有各种的培训或训练,我们的学习材料收藏了又收藏,真正能发挥作用的有多少呢?为什么方法有了,工具也可以了,就是没发挥价值呢?或会不会甚至技满为患?我想,有时候,或许有一句打通心脑的话就足够了,其他的,去做就好。
第二,乡村技艺的展示与传承。在课堂上,是学习,在课堂以外,田野之中,也是学习。在洞雷村,第二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点,便是老人与芦笙。第一次见到侗族老人吹芦笙,是在鼓楼。那是我们到达洞雷村的第一天,停电并天黑,我们几个先到的伙伴相约到鼓楼(侗族标志建筑)烤火,村寨的老人们已经围着火堆在烤着,并细声交谈着,当我们到达时,老人们主动给我们腾出了位置。尽管开始有些不自在,但是火堆的热量足以把我们聚集。话题慢慢打开,当谈到芦笙时,一位老人热情的站起来,打开鼓楼里面的隔门和我们说,这里就有芦笙,可以看看。我们看到很多不同大小的芦笙,高的能达到两三米。老人对着张贴在墙上的芦笙乐谱,用劲发出谱上的音,告诉我们,这就是芦笙的谱调。在一位共学伙伴的邀请下,老人握起芦笙,开始吹起来,这是我第一次听芦笙的声响,很特别,很响亮,老人吹得很认真。第二次听,便是在第三天的晚上,因为芦笙队需要预备第二天晚上的文艺表演,所以当天晚上,队伍相聚一起练习。这也是我第一次看见并听见一整个芦笙队的表演,响声雷动,划破夜空。除了震天的响声,我能看见他们严谨的队形,整体围圈而立,由内而外的站队里,最里面的队员所吹的芦笙最高,能有三米多,芦笙撑地,表演的队员弯腰而立,手扶芦笙而吹。圈越往外,芦笙的高度依次递减,最外圈的队员,则手握小个芦笙(高度不足一米),按照特定的步伐,围圈走动,直至曲声结束。第三次听,是在结业的当天,也是村寨文艺交流晚会的现场,这次不同的是,吹芦笙的老人们都换上了统一的民族服装,我们享受了一次视听的筵席。
三个不同的场景,三次听到芦笙的奏响,我想这里面有些共同的东西,触发我的想象和思考的,一是老人,因为芦笙队基本都是中老年人,我甚至看到表演队中,有些可能已有70高龄的;二是仪式,无论是芦笙的曲调,表演的队形,亦或演出的服装,都能看到在这些有形的展示背后,有着共同的文化符号与认同;三是技艺,芦笙演奏是通过人体的气息与芦笙之间的互动而产生,在这种技艺的背后,或许不仅仅只是人与笙的独立存在,乃是互动与交融。每当看到他们双手紧握芦笙,预备吹奏并且吹响的那一刻,我感到一种生命的流动。我们没有讨论很多关于乡村技艺的部分,但是我分明感到,这种乡土的技艺值得被认真对待,并且被尊重与沿袭。
第三,共创的美好。结业共创成为我们这次共学的结业礼。我们共同参与创作我们的结业晚会,包括前期的节目筹备,制作吉祥花,参与洞雷张里两个村寨的文艺交流会,乃至和侗寨村民共同完成文艺交流晚会。我们就这样在歌声,在舞蹈中结束了整个的安排。想起夜晚,我们共学伙伴和侗寨村民分别排练节目;想起在文艺交流晚会中,我们有机会接触不同的民族艺术(如侗戏、桂戏、侗歌、打跳等等);还想起我们不分民族和地域,一起跳一起喊,一起转圈圈,然后一起欢笑。其实我已分不清,是我们的到来,丰富了他们原有的文艺交流活动?还是他们因我们而来,以盛大的仪式与热情,为我们奉献了一个难忘的结业礼?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呢?只是因为我们在一起,便共同创造了一个属于我们的独特的晚上,这个晚上,属于我们,也属于他们。
洞雷村总结到这里,仿佛都已经结束了。四期的共学已落下帷幕,我们的伙伴已回到各自的城市,去到各自的岗位,继续各自的生活。以“田野”之名的四个村落,也已落入到我们自己的生命长河中,虽成过往,未能相忘。
在总结的最后,依然还需要回应共学最后一天,关于为什么是资产为本、团结经济、文化行动、组织培育这4个主题的问题,以及它们之间如何关联?尽管我们有不同的理解和思考,最终我们在绿耕亚军的带领下,认识到资产为本、团结经济、文化行动是开展农村社区工作的三大支点,并且共同通过组织培育来实现社区发展,与此同时,4者共同构成在全球化视野下,从服务到发展,从个人-家庭到社区为本及社区互助网络的介入方法及策略。
当然,过程中,我们需要同行。
后记:
虽然总结(的任务)似已完成,篇幅也占用了不少,可是内心依然觉得这远未能概括我在这一年中,在这个共学计划里,在这田野里面所经历的一切,以及所感动乃至所震撼!于是,自作主张增加一些篇幅作为后记,写给乡村、同伴与自己。
关于乡村。我想,在人类社会中,乡村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因为它是离大自然最近的地方;我还在想,在我的生命中,乡村也是一个起初的存在,因为它曾是怀抱我的地方。从乡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乡村,是地域的更迭,更是生活方式乃是生活观念的改变与延伸。当我卸掉在城市中所包裹起来的重重压力与枷锁,双脚踩在硬实的泥土地上时,那种轻松与踏实感,久违而动人。无论是谁,都被这块地土包容与接纳,在宁静中,在恣意生长的动植物中,人成为与万物共生的存在。无论是仙娘溪菜地里的青菜果蔬,还是高山云上吊脚楼上空偌大的圆月,亦或是周山村梦里老家墙壁上的一片废旧砖瓦,又或者是洞雷村广场上齐鸣的芦笙,这一切,似是人为,却又自然生成,装点了乡村,也温暖了归客的心。曾几何时,乡村是落后、贫困、衰败的代名词,而今,它振作着,并也吃力(可能也只是我认为)的振作着。它似有需要,需要靠别人,它也有更多的倔强,因为也可以靠自己,靠山水田园,靠一针一线。无论是吃力,亦或是振作,我看见她们,微笑和热情的眼神,一粥一饭的认真,从未放弃对生活和未来的希望。
关于同伴。这里的同伴,包含两方面,一是带领共学的协作者们,二是参与共学的各地伙伴。这是我在一个课程中,第一次听说把带领者称为“老师”是骂人的话。协作者亚军和阿甘真正用行动阐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平等与尊重。在我们这次共学中,没有设立平等与尊重的主题,但是在整个共学中,它无处不在。以至于我们在这个共学的环境(社群)中,可以全然的放开,做自己,因为没有评判的土壤,也没有偏见的樊篱。这让我再次看见,平等与尊重,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除非我们真正做到平等与尊重,我们无法与人建立真正的连接。其次,是我们各地的伙伴,我们来自全国各地,东西南北中,互不相识,却走在一起。我相信,我们是因为对共学有共同的价值认同,我们才跋山涉水走进来,并走到一起的,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彼此建立连接与友谊,一方面我们各自抱持质朴之心,另一方面有赖于主办方创造的条件,比如星光大道、青梅煮酒、围炉夜话,以及共同的生活,让我们有机会开放自己,认识并走进彼此的生命。这份情感与连接,弥足珍贵!
关于自己。最想说的一点是意识觉醒,对自我有更多的觉察之余,亦打通过往的生命之涸。一些多年来从未有过的想法,有待连接的亲情,那些遗失的故事,在某一刻的启发下,原来是可以有的,原来需要连接,原来亟待找寻。未来或许有不同的选择,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比如更趋绿色与生态友好;选择将时间停留在哪里,懂得什么更加珍贵;选择如何看待他人,无论他们是我的工作伙伴亦或是我的工作对象;选择如何看待自己,生而为人,值得被认真对待。
黄思俊
2020年12月22日凌晨
于广东.深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