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提倡越做越精,目标是追求卓越,精益求精,那么粗略思维是否还有存在意义呢?
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个玻璃球在一栋100层楼的其中一层丢下会摔碎,在这层之上丢下都会破碎,在这层之下丢都不会破碎,现在给你两个玻璃球,如何用最少的次数确定出破碎的临界楼层?
思考5秒...,你的方案是什么?
如果是从某一层开始次第往上或者次第往下,再或者跳层试,都会有测不出或次数多的问题。
解析:先用一个玻璃球从10层、20层、30层这样的十位层开始,便可以确定具体十位层,再用另一个玻璃球从对应的个位层次第往上,便可以在19次以内找到临界楼层。
这个解题思路就包含了先粗后精的策略,人常规的思维是从小到大,这与人的认识形成有关,但在很多情况下需要我们从大处着眼做出判断,记得在上杨艺老师的工程经济学课上,她就多次提到要学会粗估,先静态判断再动态分析,一个合格的投资者一定要掌握70法则,学会粗估在投资决策时通常就可以筛选掉80%的方案,大大节省决策时间。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做出初步判断一般只需一些大的特征就可以,如果一上来就追求细节准确,不就掉入了“盲人摸象”陷阱,就像在浏览卫星地图的时候国家和省很容易识别,到市一级就很多认不出来,如果放大到你最熟悉的乡镇级别,反而需要一点时间才能理的清楚。
在工作中总有一些同事做决策果断迅速,刚开始会惊讶于别人是怎么做到这么干脆,有时你知道他们对细节并不清楚,其实这些人通常是把握了一件事情的重要因素,这也正是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的道理。
粗思维定战略,精思维定战术。
电影教父里有一句话:“半秒钟看清事物本质和一辈子都看不清本质的人,命运注定会是不同的”,从今天起开始尝试粗思维决策,帮你更快掌握事物本质,开创属于你的美好明天。
彩蛋:83*31=?
粗思维,你学会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