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收到然然微信:“妈妈,我没意思,想你了。”
回应:“我也想你哦。晚上就见面啦。外面天气很好,可以和爸爸出去玩会儿。”
“好的”
过了一会儿,再次收到儿子微信:“妈妈,爸爸一直在刷鞋,他说刷完再带我出去玩”
“这样很好啊”
“你居然说这样很好啊…你帮谁说话呢,到现在还刷鞋呢,刚刷完一只。”
“听上去你着急了哈,你可以刷一只,给爸爸做个快速刷鞋的榜样。哈哈”
“永远最爱你,给你磕了点瓜子”
捧着给妈妈剥的瓜子仁儿偶尔就和我告一次爸爸的黑状,是他上三年级后特别有意思的事儿,在家也总是逗来逗去,互拆互怼...我会经常为他的“调皮“知足且暗喜。因为,曾经的他是那样的害羞、胆怯。
上中班,曾因不敢和老师说上厕所而打屎腻...曾因不会写“1“而焦虑到深夜...
1年级小饭桌阿姨曾说:在小饭桌吃饭的30多个小朋友中,吃饭时有啥事儿时都找我,只有然然找妈妈...
我,曾是他一有事儿就想到的人,或者说“无时无刻都想到的人“更为贴切。我曾为此感到过得意,甚至觉得妈妈的价值感得到了充分的施展。
而随着对儿童心理学的不断学习却发现:我这个观点太zuo了。作为妈妈,绝不应让孩子只和我(一个人)建立紧密联系,若持续下去,他势必不能为将来的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事实上,父母在养育中,对孩子娇宠过度,就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妈妈(某种东西)的心理,如不能帮他摆脱这种渴望帮助和支持的依赖心理,那么,慢慢的他一定会有焦虑/依赖的负面情绪。
从发现然然有“依赖“迹象的那一刻开始,我便提醒自己:要时刻抱有同情和理解的心态去帮助他消除这种问题。并且这件事情迫在眉睫。因为阿德勒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在十岁左右,就会靠自己的思想,行为而定型,而且会这样使用一辈子。所以对于养育,及时有效的“纠偏、复盘“既重要也紧迫。
日更实践100天。与您一起经历:亲子不同时,花开可同期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