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知道是我什么时候想到的画面。一条宽宽的河由东流向西,岸边的树木向上生长。清风走过,划开水波,涟漪如舞。眼前是清晰的,极目远望却是蒙蒙一片,不知有没有风景,也不知道有没有行人。唯一可以揣摩的对象就是河的另一条岸。一群白鹅游入水中,向着对面扑腾,划着斜斜的水波,涟漪如舞。眼前的清晰与远处的迷蒙不断交换,时空就这样一点点从这里到那里推进。树木向上,清风在远方,刚刚的水纹无处寻觅,鹅在渡河,也是河在渡鹅。每一个生命都在不断变幻,从这里到那里。
如果这里代表已知,那里代表未知,那么我们一直在把自己从已知的此岸推入未知的彼岸。据说人类的祖先——智人——二三十万年前从非洲大峡谷出发,一步步走向外面的世界,每一步都是在把自己从已知的地方推向未知的地方。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政治或经济的原因,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每一次拖家带口的迁徙,就是在寻找未知的生存机会,并将其变成已知的生存空间。家族姓氏才得以开枝散叶,民系才得以有形成的契机。中华文明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推进,走向四方。现在都市的道路上每天都是人来人往,其中不乏背井离乡的年青人。他们选择定居一个地方的那刻,代表着要离开熟悉的故土选择未知的未来。
我们看上去只是身体在移动,只是空间和坐标不同,其背后是我们的感知域在不断地从这里到那里进行扩展。眼耳所及之处,范围非常有限,容量也非常狭隘。一个人很难短时间感知巨大的半径范围内的事物,因为信息量庞大到我们无法想象也无法处理,只好变换感知域中心的位置。现代社会我们有了很多可以借助的延伸工具,或借以分工,帮助我们把感知半径不断从这里到那里延伸。天长地久,这便形成认知积累,而认知积累也是一个类似的过程。我们的认知都会存在一个认知中心,每一次求知的结果是人们认知中心位置的改变。地心说认为地球是世界的中心,日心说认为太阳是世界的中心,后来认识到银河系之外的宇宙才知道宇宙可能难以有中心。古人不懂自然现象,面对生老病死,面对日月星辰,面对风雪雷电,认为都是另一个存在的神力中心所为。现代科技发展,让我们更加接近我们真实的位置。
从拥有少的状态到拥有多的状态,从离自己生命远的认知到离自己生命近的认知,这是每一人天生的一个使命。在这个过程中,“到”所代表的意义个体往往无法企及,只能依靠种群生命的反复延续来一点点靠近。物种生生不息的使命是为了让生命的痕迹从这里到那里永不间断。孩子慢慢长大,父母逐渐老去,一代代人的生命时光便一点点转移给了孩子,这一切亘古不变地上演。
群体如此,个体亦如此。在时间的纬度上,我敢确定每一个人都不断从这个当下被推到下一个当下,从这个自己被推到下一个自己。十岁的自己,二十岁的自己,三十岁的自己,如果每个月给自己都拍一张定格的相片,累积在一起,像动画一样放映,便可以形象地看到容颜是如何在岁月中从这里走到那里。从更大意义来说,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意味着要走向死亡。生是不能选择的,自然死亡也不能选择。从被选择的生走向被选择的死,每一人在其一生中都会有积极的使命。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从陌生到熟悉,是一见钟情或是反目成仇,看待一段关系的亲疏爱恨,也是一种从这里到那里的改变,不同的是究竟在这里或是在那里有没有自己想要的。此时有爱,那里无情,便也就散了断了。就职场而言,从这里到那里就变得更加具体了。下属向老板做业务汇报的时候,总是要先讲现状,然后设定目标,便是在告诉老板自己如何能够从尚不满意的这里到有所期盼的那里。职位的上升,头衔的升级,职业价值的累积,职场之中,每时每刻每个人都想从这里到那里,只不过各显神通,手段不同。
我们都在未知的时空里扑腾,腾起的水花不断消逝,生命在生生不息的同时也在一点点移动,已知和未知的感知域不停变幻,清晰和模糊的界限不断向前,永不停下。渐渐明白,生命不息,折腾不已,每个人都想从这里到那里。
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的使命其实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当然也有人会走偏,失掉了自己。所以我想每一人都应该寻找自己的原点。当下的世界,外部变化太快,而内心习惯了麻木,内外处境越来越难以调和,因此许多人内心价值的法则和外部行为的范式正在快速分离。寻找原点的意义就是要让自己知道现在正在走向哪个方向。这个原点可以是滋养自己的文化所出发的地方,是自己价值法则的源头,是父母性格方面的影响。只有在“这里”归置自己,才知道往何处走向“那里”。
其次,我想每一个人会因不同见闻和思考而相互独立。所经历的人事,所走过的路与风景,所承受的孤独和思考,塑造了一个现在的自己。对我而言,这些不同凝结为文字,变成悠悠文学,散落在我不同的生命时期。我在其中觉察主体意识的改变和触觉的延伸,思考了更加宏大的主题,发现人生的美与真实并无奈的一面,它们在告诉我每一个不同,告诉我如何从这里过度到那里。
另一方面,我想每一个人其实都要在反反复复的输入输出中塑造自己。表达是一种输出,代表着存在;言为心声,是一个人最舒服的状态。读书是一种输入,是延伸并升级自己认知的重要途径。通过不断地输入和输出,让自己的认知从这里走到那里。
这四点,恰恰也是本文集的四个部分,分别是:文化原点、文学悠悠、我笔我心和读书笔记。每个人都要从这里到那里,或许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自我探索的意识。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尝试从这四个方面开始自我探索,这也是“鹅渡河”公众号所设计的初心。把握自己的文化原点,洞察自己的不同所在,训练自己的表达和升级已有的认知是四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从某种意义而言,这本文集的根本意义也是在此。
同时,这本文集也代表着我在写作之路上从这里到那里的一个标定。我在文字的海洋里扑腾,一点点推开雾障,不断从这里到那里。我希望也能够与你有那么一段小小的巧合,遇见或同行。
为是序。
2017年2月
本文为同名文集代序
本文有音频朗诵可以留言获取
BY
本期数字技术/婷语
本期编辑/源河
图片除标注为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交流与合作
微信:aeyuanhe
645061836@qq.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