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限行,我五点五十左右出发去同道,到达目的地时七点三十分左右。
路上开车,我爱听喜马拉雅,今天的内容是关于家庭教育的,由浙大王金海博士讲的。其中有一点我觉得很有道理——要帮助孩子设置可实现的目标,并在实现过程中及时检测反馈。
有目标,才有动力——短期以及长期目标都要有,以后可以适当调整。
但是,目标必须合适,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比如对于一个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他或者他的目标可以是明天能一口气跳绳60下,目前可以50下,下个月10号前达到120下(距离下月10号还有20天)。
有了这个目标以后,抽时间就鼓励并指导孩子练习,自己也可以陪孩子共同学习跳绳视频。练习时,每一点进步都及时总结。如果长时间没有突破,就要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出在哪里,怎么改进,然后再去尝试。
相信这样做下去,跳绳的短期和中期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多道尚知的学生们同样,对于多道尚知的大孩子们来说,这种方法同样适用。比如对于一个英语一般化的大学一年级要考托福的学生来说,可以帮助他或者她一起制定一个方案——大一期中考试时阅读30000词以上文章,练习精听泛听60小时以上,词汇量新扩充800,托福模考65分;期末考试时阅读40000词以上文章,听力训练75小时以上,词汇新扩充1000,模考达到75分。口头以及笔头摘要复述伴随听读进行,时间以及内容长度随机。
来自朋友圈这是一个学期的规划,具体实施还要详细的计划,中间要有每日每周检验反馈,定时总结、改进。
一件事,一个学生,一个孩子,只要有好的指导思想以及方法,一定可以变得很出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