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PIXIU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正成为社会生活的最高形式和理想目标。乡村向城镇发展,小城市向大城市进军,大城市向特大城市迈进。广阔的农村也在走向城镇化,大一些的村子盖了高楼,于是农村人过起了半城半村的生活。
放眼望去,这些趋势如火如荼。然而,有一个现象值得思考,“千城一面”成了发展中的诟病。
(一)
“千城一面”指的是多个城市的样子都相同。随便到外面走走,到处高楼林立,像丛林一样比着赛向空中生长。连楼体的外表色也局限在有数的几样里,要么深黄一片,要么铅灰入云。组成城市的要素也不外几点:密集在一起的高楼、曲折的水泥路面、草坪,再配个带喷泉和健身器材的小广场,便是小区的典型形态。城市需要有公园,于是在某一处,树多种些,种密集些,再安置一些大型的游乐设施,便成了现代公园的基本模式。如今的高铁车站、机场也是一样的模式,一层乘客到达,二层行人出发,底层接送停车,不外乎这三个区块,外观风格几无区别。
高楼林立突然发现,不知从何时起,很多城市似乎都张了同一张脸,没有自身的特色,成为现代社会一个最大的景观。雷同的规划,雷同的建筑,甚至连楼盘的名称也雷同,各地新建的城区尤为突出。如果你走进去,根本看不出身在哪个城市。
雷同的格调在全国复制以前,外地人到了陌生的城市,是喜欢逛逛商场的。如今,宁愿“宅”在宾馆里,也不愿出去,为什么?因为商场里的货品大同小异。油盐酱醋、茶米肉菜,糖酒烟奶,衣帽鞋袜电器,在任何城市都不缺,都可见到买到。观察商场的布局,一楼摆满了化妆品和金银首饰;二楼是女装童装,三楼是男装,其它楼层分别为老人装、床品和电器区。最重要的一点是,商场里必要专设一层提供餐饮,再设个影院。商场上面的楼层全部是公寓和住宅,超市和停车场往往设在地下。这种模式在全国流行无阻,它无形中成为推动城市生活在各地毫无分别的主要力量。人们去商场为了什么?并非购物,主要是为了吃饭,看电影,消遣放松的,新生的年轻一代更喜如此。许多电影创出票房纪录,都是在这样的影院里产生的。无论你走到哪个城市,商场、影院、超市、让人头疼的停车问题,都是一样的。社会在进步,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婺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功利主义是趋动,文化信仰缺失是核心。一方面我们在追求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各地盲目攀比,老宅旧物被推倒,取而代之为整齐划一的现代高楼。与此配套的步行街、叠层高架环路、毕直的主道、综合性广场是不能没有的,这种模式被复制到了各地。另一方面在学习洋文化的过程中,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之根。崇洋跟风,似乎没有高楼大厦就难以成城。楼越多越高,越密集越摩天,才越有国际大都市的范儿。于是,今天变一点,明天变一点,过去“香亭三间五座,云天飞檐翘角”的气息越来越少见,不知不觉间“千城一面”成了气候。
(二)
城市发明之初,包含了两层意思:“城”是指用墙围起来的地域,里面又包括了两个范围,“内为之城,外为之廓”,即城是被廓包围在里面的,这就是城市最原始的形态。为什么要造城?“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建廓围城旨在加强防卫。“市”则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曰市井。”这就是城市里要有商业区的来历。由此可见,廓中有城,城中有市,市在井边完成,它们共同构成了古代城市的面貌。
到了现代,和平与发展成为全球的两大主题。城市的防卫功能在观念上弱化了不少,“市井”功能却越来越受到推崇,它几乎成为经济效益的代名词。经济学家们津津乐道的理论是:要想办法把人口聚起来,把乡村也变成城市,扩大城市的覆盖面,就能创造就业,带来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全球各地每年都在举办各种各样的洽谈交流会、展览会、商业贸易会,便是最好的例子。提高一国的城镇化比率,扩大GDP的总量,比谁发展的快是全球明争暗斗的一场竞赛。这些理念显然都戴上了的功利主义的帽子,无形中在导向城市的经济效用,而不是考虑如何让人们生活的更好。
传统被现代化包围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现实情况却并不理想。“节奏太快、压力太大、生活成本太高,商业化的触角充斥着日常生活”,许多城市人这样的感叹。
对于这个问题,早在几十年前,国学大师林语堂就发出了担忧:“我们的房子建的都是方形的,街道毕直,没有曲径花廊。树木都被整齐化,修剪成圆形,或者锥形,不论粗细都要一样高……到了晚上,摩天大楼变成一个个闪着光亮的窗户。窗外没有星星,闻不到花香,更听不到虫鸣鸟叫。想想,这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城市正在把我们挡在大自然的外面。所以,我们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恢复大自然,把大自然带回到家庭里来。除了高大的摩天楼和夜间的一列有灯光的窗户之外,一个人还有什么可以欢赏的呢?什么都错了,绝对地,无可挽回地错了。”这是多么深切的指正!
城市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从诞生之日起,如何塑造城市之美、创造美好生活,一直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改造老城、扩建新区,修修补补,想办法完善功能,一直是城市变迁的使命。
福建土楼群在城市的变迁过程中,各地出现了四种状态:第一类是旧建筑拆除,重建后的城市完全由现代化的高楼主宰着,已豪无古风遗韵。有些城市改造后,连树木也没留多少,全是光溜溜的水泥地,外加少得可怜的草坪、花带作点缀,有的甚至连草坪花带也没有。第二类是在特定的区域,保留了一些古街老巷。如北京的四合院、山西的晋商大院、南京的老街、苏州园林等,成为城市里的稀缺。第三类是最大比例地保留了过去的建筑与传统。比如丽江古城、桂林的阳朔、福建的客家土楼群、贵州各地的吊脚楼、西藏的藏式民居等,地方的特色与文化个性仍是完整的。第四类是江南和西南部分处于山间的小镇,仍保持着“青檐飞角花如故”古朴自然劲儿,以徽派文化区域、客家文化区、苗家壮家侗家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最为典型。它们反而成为许多城市人眼中崇尚的“世外桃源”,建筑上的珍存。
贵州肇兴侗寨(三)
人是喜欢山山水水的。为什么?我想,是不是因为人的祖先是猿,猿喜欢爬山、上树、临水,所以人也继承了这样的基因?或者从生命的起源看,水是万物之源,一切动物都是由水里的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人和自己的祖先猿也不例外,骨子里有喜水爱山的基因。人们即使住进了城市,对山山水水的田园生活总是念念不忘的,恐怕就是这个原因在支配着。叫它“旷野基因”也可,叫它“自然情结”也罢,道理都是一样的。
一旦住在城里,好处是得到了繁华与便捷,缺点是难以闻着香花野草,听着虫鸣鸟叫、看着月亮星星生活了。远离了大自然和泥土地,想随时栽个花,种个小菜园,更是枉然,怎么办?于是,城市的近郊出现了别墅。它是城市与田园结合的理想形式,有能让人回到自然田园的感觉。有山有水有余辉,栽花种菜听风雨,日可采菊东篱下,夜可览月观星星,虽不及此,却也人人向往。然而,它价格高昂,绝不是普通大众能享受到的。这就是文明发展中遇到的矛盾。
别墅区在这种看不见的“旷野基因”的激励下,人们一方面不愿意失去城市的好处,另一方面却梦想着回归到大自然的原始里。于是,城市出现了几个新的趋势:一是在城里住久了,人们往往喜欢到乡下呆一阵子。二是北方人普遍喜欢到南方养老。其中的原因在于,北方人寒雪而居,喝酒纵可御寒,但更渴望不喝酒而终日在四季如春的气候里生活。此外,他们一生远离大海,没见过多少水,所以更喜在有海的地方安度晚年。大海,在他们眼中有着无际的温暖和希望,总是梦想着上午在海水里泡一场,下午来一场,夜晚临睡前再下水扑通一气。三是城里的有钱人在乡下置办了一处农家院,过起半城半村的生活。四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旅游,借以增长见识,背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舒缓城市生活的紧张和压力,借以放松身心。
海南旅游景点虽然没有“千景一面”,却也在商业化的冲击下,变得不再那么自然原始,功利主义的成份越来越重。
过去,爬山是一件苦中有乐的消遣。现在坐缆车上山,几分钟即到,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却失去了赏景漫步、听鸟叫、走走停停的乐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边走一边和同伴聊聊,再吃点零食;望望前面还有多远能上到山顶,回头看看路过的风景,是再惬意不过的了。可是坐缆车把这种难得的享受和情趣省略了。出景区时,我们不得不从购物区穿行。因为它们总是被设计在出口附近,不“九曲十八湾”地绕行一下,你是出不了景区的,因为人家故意要让你购物消费。其实,景区卖的货在全国基本没有区别。唯有少数民族地区,尚有少见之稀物,但又不敢轻意买下。这都是商业化和功利思想以城市为中心向大自然里的延伸。
江南水乡记得小时候,读到课文,有三个地方特别令人向往:第一个是江南的水乡。希望长大了,能够来到秀气雅致的江南,看小桥流水,走进蒙蒙烟雨里。第二个地方是西双版纳。傣族姑娘坐在橡胶林下,枝头落下的水果铺了一地,竹篮里散发着迷人的果香;宁静的不能再宁静,久远的如身在异域风情里……这个画面是地理书上介绍西双版纳的一幅插图。第三个是《桃花源记》里描绘的景象。虽然现实中并不存在,但实在是让人憧憬,好想和陶渊明一样能够误入那个世界,不再出来。
如今,江南我们已经去过,却怎么也找不到想像中的那份乌篷木桨和依依水乡的韵味。西双版纳也去过了,发现泼水节变成了每天按时按点的轮流表演。只要是表演就是被规划好的、程式化的,不是发自真情的肆意挥洒,所以反失了随心随性的滋味。至于陶渊明笔下那个虚构的世外桃源,交通再发达,我们也是去不了的。于是不禁感叹,那才是世上最美、最让人想去的地方,因为它一点商业化的色彩也没有。
傣族泼水节(四)
现在,许多城市已经发现了“千城一面”有问题,于是开始保护那些古街老巷、古镇旧地。旅游景点也试图尽量保持原貌,减少过度的开发,这都是值得提倡与鼓励的。
烟雨亭和浔阳楼是九江知名的古迹。烟雨亭位于长江南岸的甘棠湖中,相传为三国名将周瑜的点将台故址。浔阳楼的身后就是长江,它临江而立,至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唐朝时为民间酒楼。后来,因小说《水浒传》中宋江题反诗、李逵劫法场等故事,浔阳楼名噪天下,如今已成为融名楼、名著、名酒为一体的景点。
九江浔阳楼到过九江的人都知道,这两处古迹周围的环境让人想不到。尤其是烟雨亭,地处老街的中心,它整个被淹没在了高楼林立和城市的喧嚣里。亭边是九江最繁华的一条街,商场饭店挤在一起,卖手机的小店成排连片,昔日烟水亭“桂棹短桨惊白鹤,兰舫长廊画碧滩”的美意,是难以体会到的。循长江大堤前行,看滚滚长江东逝水,浔阳楼也少了“湓浦风霞,柴桑远照,八方灵秀萃斯楼”的神圣感。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中国第一大河,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九江就夹在这一江一湖之间,又南依风光秀丽的庐山,位置极为特殊,应属险要绝美之地。但烟雨亭和浔阳楼的街景,让印象中的九江之美在我心中打了折扣。不过,入夜,人静下来,烟雨亭的灯光景却是非常迷人有韵的。
九江烟雨亭上海过去的小弄堂里,老人们坐个小板凳、摇扇歇凉的情形,是上海人家最好的写照。如今已成为记忆,唯有黄浦江边的景观是上海的地标。北京的旧建筑保护却是好的,到处显着厚重的文化感和历史积淀。西安是全国唯一完整保持了古城墙的城市,“你穿高跟鞋踩着盛唐的砖瓦,我画红唇在秦城墙上自拍,长亭晚照,往事如烟”,六朝古都的气息让人思之不尽。
西安古城墙杭州是把历来的美承继了下来的,绿化好,还有古风遗韵。西湖十景中,苏堤春晓、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南屏晚钟等,无不让人怀古抚今。林隐寺上香、梅家坞品茶,九溪十八涧涧涧清凉,让杭州没有失去昔日江南之美好。
梅家坞品茶如果说,全国的大城市能够称得上是“花园城市”的,恐怕少不了两个地方:杭州和深圳,环境都是美的。那些高楼大厦是隐于绿荫中的。仔细想想,全国又有多少城市是被绿树和花园、花团包围着的?
西塘古镇现代城市更多的体现着一种快节奏,而非舒适自然的势头。城市的美,不应少了绿化和文化这两个层面。绿地在城市面积中占到绝对优势的地方,少之又少;古建筑保存完整并有所创新的城市,更是屈指无几。去外地旅游的人,是不喜欢在城市多停留的,更喜去远离城市的山间谷里、商业化不重的古镇。在城市里,老城区比新区的观光客多,老城区又以古街古巷区受欢迎为最。因为那里有言无尽而意无穷的文化氛围。
伦敦去过欧洲的人,定会为磅薄凝重的欧洲建筑艺术倾佩;去过埃及的人,定能从那些古老的建筑中感受到古老文明的底蕴;去过阿拉伯国家,定会惊异于宗教信仰为何对建筑及其它一切有如此深刻地影响。去过澳洲的人,远望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的红顶建筑时,禁不住要感叹,他们的城市规划是如何做到这么得体舒适的?
罗马去过纽约的人,见到曼哈顿的摩天大楼,也许会说,纽约还不如上海繁华气派。但看过美国的黄石公园、峡谷森林后,又会惊叹,他们对自然的保护怎能做的这么到位!
我们并不否认城市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也不崇洋媚外,只觉的“千城一面”是一个应该重视的问题。未来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如何让人们生活在怡然自得的花园里。这个花园里要开着“自然之花”,更要开有“文化之花”,两花齐放,才是一个完美的城市。关健看有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吊脚楼现代人似乎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美了,因为一切以效益来衡量和看待,光有美没有效益又有何用,这估计是普通的想法。提到威尼斯会想到水城、提到西藏会想到布达拉宫,提到洛阳就想到了少林寺,提到哈尔滨可能会想到俄罗斯建筑。那么,大连、郑州、重庆、广州、武汉、长沙,又有什么让人记住的标志物呢?再进一步检验一下,您所在的城市又有什么地标建筑呢?许多城市是想不到它的特色的,说明其历史积淀和人文厚度还不够,或者说它的特色和个性尚在形成之中。
水城威尼斯
建筑如何体现特色和个性?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提出了四个层次:“中而新、中而古、西而新、西而古”,他认为最值得推崇的是“中而新”。“千城一面”表面上看是空间形式上的雷同,实质是文化个性的贫乏。破解“千城一面”的难题,就需要把历史文脉找回来。只有我们重新建立起中国文化的立场和审美观,善待历史文化遗存,挖掘出中国文化的精髓,发扬创新,才能赋城市以特色、生命与美。
中国建筑之根是中国文化,特色和个性就存在于几千年的文明母体之内。因此,需要设计师们有“文化自信”,有通古鉴今、西为中用、继承发扬、中而创新”的情怀和格局,而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图新求快,以为把楼盖的越高,就越能成为地标,越能体现出人类的伟大和科技的力量。
呼和浩特清真寺
(五)
人没有故事,是索然无味的,故事就是他的美、他的品质和他的灵魂。如果说城市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那么一个有许多故事的城市,一定是美的,有灵魂和品质的。
我们最大的愿望是,未来,从孩子们的文字里,不会过多看到这样的诗句:
“走过车水马龙,看红灯绿灯,公园里花开的正艳,树叶上挂着泛灰的积尘。我独自徘徊在街头,面对来往拥挤的人潮,突然感到这个世界是如此地孤独和冷漠……”
这是许多年轻人写下的心声。想想,这么复杂的感受,怎么会让人觉得这样的城市充满了美意,住着舒畅?
城市要想回归自然,必要设计师去除浮躁,回归自然。悉尼歌剧院并没有高到穿云入空,却凭着超俗脱群的构思折服了世人。其设计出自丹麦37岁的建筑师约恩•乌松之手,外形非风帆,亦非贝壳,只是几片桔子瓣,灵感来自于设计师小时候在海滨渔村生活的经历,建筑与环境有效融合,美的简洁大气。但最初竞标时被淘汰,后又被评委从废纸堆中重新翻出,才得以击败231个竞争对手,获得第一。如今,它已成为澳大利亚的地标建筑,也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2007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由此可见,建筑有了故事,城市也就有了灵魂。
悉尼歌剧院建筑是设计师的作品,心灵的写意。耐品的建筑,背后是有故事的。历代的皇城、圣贤人的祠堂、大家族的旧宅、宏伟的教堂庙宇、清丽的亭台廊榭,背后都是有故事的,因而也是有灵魂和底蕴的。设计它们的建筑师一定是这个行业的专家,也一定是有品味、有底蕴的人。千百万这样的建筑汇聚在一起,就汇出了独特的风景,便把“千城一面”变成了“千城千面”。这些不同的面的背后,其实是一批有情怀的设计师的集聚。他们可能不图名利,但一定有一个所图:为人类共同的家园创造一份美好。
碉楼假如我们的孩子学了建筑学、园艺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他心中如果有了下面的非常朴素的想法和创意,将来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师,恐怕没有人不会为之点赞。
唉呀!“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古人的城市真美。如今的城市,为什么就不能是依山傍水,自然明快,一派优雅的田园气息,而非齐刷刷的高楼密集堆砌在面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让父辈们回想起了小时候住篱笆院的记忆。如果我们能够生活在“暧暧远人城,依依杨柳间”,多些“中而新”的风采,少些“快餐式文化”催生出的“积木式建筑”。这样的城市又何其不能叫它为城?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如果我们的草坪、阳台、停车处、公园里,处处是人与自然和谐辉映的画面,而不是人为把自己挡在大自然的外面,围在水泥墙里面,又因何不会像古人一样这样的长吟,“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绿柳拂翘角,燕檐逐青飞,宫阙晨霜冷,楼台落月明”。如果我们的公园里多些“翘角飞檐、典雅自然”的曲线叠错之美,少些直上直下,高耸入云的整体化一;多些眨眼的星空,少些濛尘雾霾,城市人的心胸又何其不会随轻风而拂动,望明月而对酒当歌?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如果我们的城市处处晴空朗朗,白云浮动,少些阻挡视野的东西,多些花香鸟鸣;少些砖头水泥墙的硬梆梆,多些目阔心舒的柔软意,又因何品赏不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画卷?
如果未来的城市能让人随处触景生情,发出这样有美感、有美意的诗句,无疑一定是从过度商业化和功利主义笼罩的环境里挣脱出来了,不再是“千城一面”,而是自然与人文交融,有了特色,有了美感、有了美意,成了最适心的宜居之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