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

作者: 一茎水草 | 来源:发表于2018-03-26 19:34 被阅读0次

    海子的寻求理解而不得,可以被理解为“不遇”,在这个意义上说,海子是“不平则鸣”。如何解决这一苦恼?此前的文化传统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不遇”其实是中国士大夫的抒情传统之一,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陶渊明的《感士不遇赋》形成了一个感慨时运不济,高标自我的精神、行为方式,这也是不得志文人自我安慰的迫不得已的解脱之道。多数人从此走上了审美之“狂”。有论者说:“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是人的自由问题,换言之,它要解决:自由人格何以可能?儒家哲学讲究修炼,标出‘醇儒’境界以为鹄的。奇怪的是,‘雍容和豫’的‘温润含蓄气象’往往为许多骚人墨客所难以企及,历史上许多名士恰恰于审美之狂找到自己人格的位置。事实上,狂的审美品格成为儒家传统人格的某种叛逆,而审美之狂往往标志着人格所达到的至高境界,这是中国人格史的一大特点。”中国传统文人能够将“狂”发挥在审美的领域,避免了人格在重压下的倾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海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xd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