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第七节内容标杆法的思维导图:
最近看了一个老师的书法课,确实增进了一些技能,这会儿根据最近的感受,稍微分析一下双方的差距,找一下关键点,希望对自己有所帮助。
老师:
以前练字最疯狂的时候,几乎每天练四个小时左右,后来没有那么多空的时间了,到现在也坚持每天至少一个小时的练习;
读帖很精确,每一个笔画的起笔、收笔的方式、位置,包括哪里需要调锋,都细致地分析出来了;
知道很多书法方面的理论知识,像初唐的欧虞褚薛、楷书的欧颜柳赵,还有各种帖子的风格之类,都了解的特别多;
最后还有一点,食指第一关节处,那个功夫见证的大茧子,特别耀眼。
我:
虽然从好些年前就开始看这个帖,然而一年都不拿几次笔,偶尔想起来就写一写,后来上班了写字的频率几乎是以年为单位计的,还好目前开始,每天会分配到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再挣扎也会写上一小张;
读帖很潦草,几乎谈不上读,写的时候看一笔写一笔,有样学样,但是完全把握不住字的要点,这几天开始,每次写之前,先把字观察几分钟,然后实行一字多练的方法;
只知道拿着一个帖子临着写,其它方面的知识很贫乏,需要多汲取;
目前还没有茧,通过坚持希望可以给自己也添加一个,个人感觉这并没有不好看,反而特别有成就感。
好了,这些都是表象的分析,可是差距已经很明显了,找到这些关键点,然后慢慢补起来。
既然想在这个方向深入,就好好坚持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