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加长版的寒假假期里,在老家的日子除了每天读书学习,还发生了一些细小的事情。
那是四月的一个周日,写完作业的我和妈妈爸爸一起到姥姥家去。姥姥去杭州摘茶叶回来,妈妈说要去看看她。妈妈说姥姥今年67岁了,还跑到大山上去摘茶叶挣钱,真是人老心不老,走得时候还不辞而别,说害怕妈妈反对她去,偷偷走了。把妈妈和四姨她们姐妹四个哭笑不得,我觉得,只要姥姥身体健健康康,出去看看也不是什么坏事,只要她开心就好。
走到镇上,我们去菜市场买了一只鸡。又在隔壁店里买了一些蔬菜,妈妈说姥爷爱吃玉米,又买了几棒玉米。吃饭的时候,爸爸说玉米涨价了,五块钱一棒!妈妈说在我们那边是两块钱一棒,怎么涨了这么多,最后反复确认,他们俩得出了一个结论:被宰了!
回到家里,吃饭的时候妈妈又聊到这个话题。最后她把问题抛给了我——那个卖玉米的小老板真的占便宜了吗?我理直气壮回答说:“那当然,四棒玉米,单价两块,提高到单价五块。差价是三块,四棒玉米老板多收了12块!”
妈妈慢悠悠地说:“表面看来,从理论上来讲是这样的。但是我问你,以后你还愿意去这样的老板菜摊上买菜吗?”
我摇摇头说:“不愿意”。
“是啊!以后我们绝对不会再到他家买东西,因为他做生意不讲诚信,唯利是图,没有一颗公心。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商家很多,我们不会再光顾他家,因为我们都不喜欢被宰被欺骗!”妈妈说。
我感叹道:“真是应了那句话——无尖不商啊!”
妈妈吃惊地说:“无商不奸吧?你那无奸不商怎么回事?”
我得意的说:“古时候做生意的商贩用篮子来称量物品,因为足斤足两所以货品装得都冒了尖儿,所以是无尖不商!”
妈妈高兴地说:“儿子你真棒”,妈妈说,“从哪来学来的这典故?”“从动画片上学来的呗!”我说。
从这些小事里,我懂得了很多,关于人品关于做生意。先做人再做事的道理,值得我回味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