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暑期心理科青少年扎堆儿 家庭“有病”别让孩子吃药

暑期心理科青少年扎堆儿 家庭“有病”别让孩子吃药

作者: 国民心理健康 | 来源:发表于2019-08-12 09:02 被阅读0次

国民心理健康网,国家级心理助推平台。

关注“国民心理健康网”公众号,获取更多心理资讯。

  “心理病房现在三分之二的患者都是青少年,暑期他们都集中来调整心理了。”暑期来临,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的病房里学生扎堆儿:只有20张病床的一个病区,愣是加到了快30张床,还有很多家长说,“给我们塞个地方就行。”每次遇到这样执着的家长,心理病房主任张晓鸣总会解释说,物理空间容易扩展,但医生护士治疗师真得忙不过来。

  上周,记者走进了心理病房,这是精神专科医院的开放病房,患者可以自由出入。在病房的一面墙壁上,挂着一块小白板,上面是患者书写的“森田语录”,定期更换。这一天的“森田语录”题目是“纯真的心”:“越是坦诚的人,治愈得越快。”

不起床其实是强迫症

  19岁的小彤是一名大二的学生。这次放暑假回到老家一星期后,妈妈就对他十分不满,“特别特别懒!”妈妈控诉说,小彤每天从早到晚躺在床上。一开始妈妈以为孩子就是懒,后来咨询后觉得孩子可能是病了,便带着儿子来到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治疗。接诊的张晓鸣经过细致的问诊,发现孩子不起床的原因不是懒,导致他不起床的根源是“追求完美”,这其实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此外,他还伴有焦虑和抑郁。

  小彤是一个对自己要求特别高的孩子,他总是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每次考试的时候,卷子都要反复检查,就怕考得不好。”回到家里之后,小彤也想做很多事情,但是每次行动之前,他就担心自己不能做到最完美。一想到不能完美,他就没有动力起床,只能躺在床上。妈妈每天都说他懒,他逐渐将妈妈的评价“内化”,也觉得自己特别懒。如此反复,小彤已经起不来床,只能躺在床上。“我们治疗的第一步是让他知道‘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张晓鸣说,小彤已经考上了大学,说明他的智商没问题,他的问题可以通过心理干预和药物配合治疗,“现在小彤已经可以起床了。”

有一种爱叫“极端控制”

  病房里还有一名大一学生小浩。小浩从小到大成绩非常优秀,去年从家乡考到北京一所著名高校就读。暑期回家,妈妈认为孩子心情不好,不能与人进行沟通,人际交往能力差,于是带他到心理门诊来治疗。

  治疗中,张晓鸣发现小浩各方面评估还不错,反倒是妈妈的问题更大。小浩的妈妈是一位职业女性,工作特别忙,但她坚持要陪着儿子住院治疗。在病房里,这位妈妈恨不得让孩子一动不动,每天早上给儿子叠被子,给儿子洗脸,一日三餐送到床旁,水果都是洗净削好送到嘴边……“孩子都20岁了可以自己住院,不用陪床。”医生的劝阻对于这位妈妈来说毫无说服力。一周之后,妈妈因单位有事不得不返回老家。妈妈不在的这几天,小浩“秒变”正常孩子,起床、叠被子、吃饭……都不是难题,还认识了一个同龄的女病友,两个人聊得很开心。妈妈听说儿子竟然在医院认识了新朋友,立刻坐飞机从老家赶了过来,同时还带来一位亲戚“飞过来”照顾小浩,依然是贴身“伺候”,将小浩牢牢拴在病床上。

  妈妈认为她这样是关爱孩子,照顾孩子,但在张晓鸣和她的同事看来,这是一种“极端控制”。小浩也曾经想过追求独立,但他在追求独立与依赖家长之间摇摆,逐渐在自我成长中失去了独立。在沙盘治疗中,张晓鸣也看出了小浩内心深处的“愤怒”。小浩在沙盘中摆放的器材都是毁灭性的,“把马桶放在瞭望塔上,打翻轮船,砸坏汽车……”张晓鸣说,像这样的父母不少,“真正的父母之爱不是控制,而是要学会放手。”在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要学会放手,最终放飞孩子。

治愈需要全家的努力

  15岁的小鸥暑期从老家河北来到了回龙观医院。小鸥平时在学校寄宿,但有时候会突然晕倒,有时会肚子疼……暑期小鸥回家之后闷闷不乐,身体不适。到了当地医院检查了一番,没有查出器质性病变,于是当地医生建议家长带孩子看看心理科。

  来到回龙观医院,张晓鸣发现这个家庭是有点问题的: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吵架,有时大打出手,而且父母已经离婚,离婚后还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对方的不好。张晓鸣建议家长也要对自己进行反思。父母带着孩子回家了,没过多久,他们又来了。家长告诉张晓鸣,夫妻关系已经改善了,并且已经复婚,但小鸥的症状还是没有好转。这次,夫妻俩决定陪女儿住院治疗。经过综合性的治疗,小鸥的情绪明显好转,身体不适也逐渐消失,兴趣爱好也逐渐恢复,在病房里经常画画,把自己的心情以画的方式呈现出来,还能和其他病友一同分享和讨论。小鸥的父母在陪同的过程中也参加医院的家长教育团体,学习和孩子沟通的方法技巧,也学习夫妻之间如何沟通,如何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

张晓鸣说,相当多的家长认为孩子的病就是孩子的事儿,但真实的情况往往是“家庭有病,孩子吃药”。疗愈一个孩子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孩子的努力,更需要一个家庭的努力,甚至需要一个家族的付出。“家长不治好家庭的病,孩子的病即使现在好了,将来还有可能复发。

记者:贾晓宏

来源:北京晚报

如果你想加入心理学人的专属社交圈,请关注“国民心理健康网”微信公众号,(ID:gmxljk)国民心理健康同城社群正全国招新中!与志同道合的专业人士一同前行。

国民心理健康网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级心理行业助推平台。以“为国民提供优质心理服务,促进人类健康与幸福”为使命,以“政产研学用”为思路,以“心理健康大数据”为基础,依托国家级专家智库,通过国民心理产业联盟、产业基金、慈善基金、产业园等,集聚学术、资金、技术、项目等各方面的优质资源,支持心理机构、产品与项目落地,推动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国心理行业发展。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转发内容仅作信息分享及参考,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小编联系(微信号:gmxljkw),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本订阅号原创内容,转载需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相关文章

  • 暑期心理科青少年扎堆儿 家庭“有病”别让孩子吃药

    国民心理健康网,国家级心理助推平台。 关注“国民心理健康网”公众号,获取更多心理资讯。 “心理病房现在三分之二的患...

  • 父母有病,孩子吃药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我们随时都能听到或看到关于孩子“事件”的报道——高考失利轻生的;家长不让看电...

  • 孩子有病,父母吃药

    最近二宝遇到不如意的事就高声尖叫,有时还摔摔打打。我和老公都讲这孩子脾气怎么这么大。 有几次我发现他摔摔打打的动作...

  • 孩子有病,家长吃药

    亲子故事第1篇 早晨,在市体育中心运场跑步。跑友陈老师大发感慨。 原因是昨天有家长跑到学校办公室里,问老师们有谁假...

  • 《小绅士小淑女》青少年形体礼仪暑假特训营(8.1-8.5)

    1 亲爱的家长们,别让孩子错过培养气质、塑造形体、强化心灵美的最佳时机! 暑期青少年形体礼仪特训营,通过形体纠正、...

  • 第十六讲作业

    《父母有病 孩子吃药》,这也是现如今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每当有家长跟我说孩子怎样怎样,而如果我说问题出在父母身上时...

  • 2018-07-10

    【暑期青少年班 】青少年体态矫正暑期班开抢!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您的孩子是否久坐少运动? 是否有被书包压弯了...

  • 切莫家长“有病”让孩子吃药

    男孩,二年级上学期,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跟随妈妈来到我的工作室。 男孩很有精气神,健谈,语言表达清晰,声音洪亮。简单...

  • (2018.12.18)1772:孩子有病,父母吃药

    今天是2018年12月18日,星期二,读经第254周2天, 今天是宁妈坚持早起读经第1877天。 读经人:宁宁宝贝...

  • 有病,就得吃药

    最近邻居卖饼的阿三、放炮仗的小胖还有算命瞎子“假八卦”似乎都有点禽流感症状,也不知道他们用没用小儿退热贴。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暑期心理科青少年扎堆儿 家庭“有病”别让孩子吃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cy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