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561503/78b51013dc001f4e.jpg)
早上出门散步,走过公园的桂花树旁,闻到了浓郁的桂花香气。我扭头一看,四五棵桂花树并拢着栽种在道路的右侧,树的样子其貌不扬,金色的小米粒一样的花朵在桂花叶中若隐若现,正是这些小小的桂花吐散着沁人心脾的芳香。脑海里一下子就想起了那句千古绝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座公园有小山、有湖泊、有暗香,只是少了一弯月亮。秋分的节气已过,中秋节马上来临,暗蓝天空中悬挂一轮圆月的景象也就近在咫尺了吧?
翻过日历一看,今年的中秋节只剩下几天的时间了。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可我却很少回老家和父母一起过中秋节。年轻的时候因为工作忙碌,年轻人逢年过节时总是被安排为值班备勤的主力军,“百姓过节,公安过关”,久而久之也便没了过节的概念,甚至有时候还会对过节产生厌烦情绪,“不把过节当一回事”的习惯延续至今。我的这种工作性质,父母也是能够理解的,但于自己而言,总是有一种愧疚的心理,这也是人的天性使然吧。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中国人对一些传统的节日比如说中秋和春节还是重视的。我们国家是一个礼仪之邦,人情往来和为人处世这些东西还是要讲究,所以这些天我也准备了一些迎来送往的小礼品,用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一份谢意。“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虽然都只是一些水果、月饼之类的东西,其中都蕴含了自己那份感恩的心意。我并不是个擅长交际的人(本质上性格还有点内向),但只要时时抱有感恩心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不至于过于僵硬。
人的一切言行都是自己认知的反映,受到认知的支配和驱使。在中秋节这个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来临之际,我思考了一番人际关系的相处模式,觉得要成为一个懂礼节有修养的人,遵守好传统礼仪这是最基本的。所谓的传统礼仪,就是大多数人是怎么做的,你也跟着做就是了,不要有惊世骇俗、离经叛道之举,这样才会受到人们的接纳。其次要维护好与亲密之人的关系,第一位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像是夫妻、子女,因为朝夕相处和琐碎的日常,再加上认知水平的不同,小矛盾小纠纷在所难免,怄气争执时有发生。如何维持亲密关系呢?我觉得还是要提升自己修为,怀抱爱愿、加强关怀,多给予一些正向的言行。
至于亲朋好友,那是家庭成员之外比较紧密的关系,注意要恪守礼尚往来的礼节。日本的生活美学大师松浦弥太郎就说过:“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让与自己交往的人吃亏,这是与人建立更进一步关系的铁则”,别人帮了我要心怀感恩,并且适时给予回馈;至于我帮了别人,别人会不会感恩不必过于在意,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是自己心甘情愿的,并且在做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愉悦。
接着说同事以及在这之下的熟人,守住不干涉彼此利益的底线即可。碰到工作职能交叉、任务分工不明确的事情,彼此间推诿扯皮、推三阻四、拈轻怕重的现象也习以为常 。关键是要厘清彼此部门和个人之间的职责,再以包容的胸怀去处置和对待。大多数工作上引发的矛盾和纠葛,都能够比较好地化解,建立起一段比较平稳的工作合作关系,这是我今年以来领悟到的一个工作经验。
其实同事之间也可以营造一种比较和谐的氛围。以我自己举个例子。按照单位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部署,我每个星期有一个晚上,要和其他部门的一名同事到路上去开展交通巡逻,时间从晚上7:00到9:30。同事姓李,在车管所上班,年纪大了我将近10岁。一个多月下来,两个人共同巡逻执勤了四五次,彼此间建立了一种良好的关系。昨天晚上,又是我们两个人一起执勤的时间,我们一路走一路聊,一路对各种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纠正,聊天的时候天南地北、坦诚直白,从上岗一直走到下岗,度过了一个很愉快的执勤时间。同事之间,是可以做到这样的。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关系当中成就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复杂。但是如果我们以一种诚实、感恩、守住规矩、守住底线的心态去面对他人,去经营一种人际关系,可能道路会走得稍微顺畅一些。
讯飞语音输入83分钟,全文160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