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我们介绍了“路径记忆法”,并使用这种方法按顺序记忆了12件物品。把要记忆的项目放入我们熟悉的场景中,利用熟悉的地点(记忆桩),调动我们原有的经历和情景记忆,可以有效地解决关联记忆方法中画面的连接和切换的问题。
这回,我们继续看“路径记忆法”的更多可能。这种记忆方法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很容易和别的方法结合起来。
还记得我们在第一回中提到的王峰和鲍里斯对战时使用的记忆方法吗?他们都使用了“路径记忆法”(记忆宫殿)。鲍里斯提到,他使用的记忆辅助场景是克罗地亚的一处乡村小屋。在那回对战中,他们记忆的项目其实可以归结为数字。
我们来尝试用“路径记忆法”按顺序记忆随机的20个数字。为了证明理不乱不是事先编造好的,我们还是使用多米尼克记忆魔法书中的练习题。
5 6 6 4 9 2 8 8 2 7 5 3 1 2 2 0 1 5 3 5
我们先对数字进行编码,但我们不用多米尼克对数字的编码方式。我们用以前介绍的“数字语音字母表”的挂钩词来编码。你用你自己的编码方式也完全可以,都能与“路径记忆法”无障碍对接。
按照“数字语音字母表”挂钩词系统,我们可以将以上20个数字分为10组。如下:
56 64 92 88 27 53 12 20 15 35
我们看到,这些两位数的数字已经超出了我们以前暂时的编码范围。还记得吗?我们在第四回像最强大脑一样记忆(四),根据需要编码到了59。其实,遇到新的数字,我们完全可以按照规则临时编码。但为了我们以后的使用效率,根据新的需要,我们把挂钩词系统扩展到99。这样一来,只要按照2个数字一组,我们就可以编码任意长度的数字了。
扩展后,我们所需的挂钩词一个都不缺了。据此,我们要记忆的10组数字的编码如下:
下一步,我们要选择一段我们熟悉的路径。理不乱仍然用上回像最强大脑一样记忆(五)用过的下班回家从下公交车到回到住所的路径,但有所调整。我们根据记忆项目,可以灵活地调整记忆桩的位置和路径的路线。
下面又到了我们发挥想象的时候了。
下班后,理不乱坐另一路公交回家,到站了,下车跳到站台(记忆桩1),手上拿着从公司带回来的文件(file——56)。
接着,走过一条破旧的小街,街上有几处“红灯区”(记忆桩2),充满诱惑(lure——64)。
走到小区大门(记忆桩3),锁门的铁链(chain——92)悬挂在门上,锈迹斑斑。
走进小区,到理不乱住的那栋的拐角(记忆桩4),经常有带小孩的阿姨聚在那里聊天,小baby(88)圆溜溜的眼镜好奇地盯着我看。
在楼道上(记忆桩5),我又碰到了下班经常碰到的那个女孩,她颈部(neck——27)的锁骨很好看。
回到住处,厨房水池(记忆桩6)里都是泡沫(foam——53),里面浸着室友没洗的餐具。
客厅的垃圾桶(记忆桩7)里,发出罐头(tin——12)变质的气味,昨天的垃圾又没扔。
理不乱捂着鼻子(nose——20)把垃圾袋扎好,暂时放到了门外(记忆桩8),明天上班再带下去扔掉。
回到自己的房间,习惯地看看窗外,理不乱发现阳台窗户外的晾衣绳上(记忆桩9),有一只可爱的鸽子(dove——15)落在上面,还时不时发出咕咕的叫声。
理不乱照例坐在书桌前(记忆桩10),打开电脑,准备看一部电影(movie——35),美好的晚上刚刚开始。
我们看到,用的是同一条路径,但根据记忆项目的不同,理不乱将路线和记忆桩做了调整。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灵活性。我们的记忆方法一定要足够灵活,才能方便我们愉快地使用。
还有,我们将“数字语音字母表”挂钩词系统无缝嫁接在了“路径记忆法”上,是不是毫无违和感?
如果你也编码和想象完成了,我们来检测一下记忆效果吧。同样是多米尼克练习后对这20个数字的提问:
第7个数字是几?
2和7后面的两个数字是什么?
前6个数字是什么?
最后4个数字是什么?
第一个3之前有多少个数字?
1和5之前是哪两个数字?
第13个数字是几?
第11、17和19个数字分别是什么?
你能写下第3、6、9、12、15、18个数字吗?
你能反向写出所有数字吗?
这里涉及我们记忆的提取。我们是2个数字一组进行编码的,我们提取时是可以提取完2个数字后再进行拆分的。我们按照我们记忆路径中记忆桩的相对位置就能提取对应的顺序,即使要反向提取再拆分,只要你记住了,也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刚开始练习时,提取的速度没有那么快而已。
在这个练习中,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当你要寻找一个数字的相应顺序序号时,特别是中间的顺序,你每次提取可能都需要把这条路径在脑子再走一遍,直到走到对应的序号为止。记忆的项目不多时,重走一遍耗时还好;如果像记忆一副扑克牌或更多,再去依次寻找顺序就耗时很多了。
那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之前记忆的时候,每个记忆桩上只放了一个事物。其实,一个记忆桩上是可以放多个事物的。如果我们再往每个记忆桩上放一个表示序号的事物,把序号和我们的记忆项目关联起来,我们提取时就不用再按顺序走一遍,而是可以立即找到相应序号的事物。
还是以上面的练习为例。要加入序号,我们的挂钩词系统就又一次派上用场了,挂钩词本来就是哈里·洛拉尼为序号而设的,只是我们把它活用为数字的编码了。
这样列举出来,如果不用“路径记忆法”,就是我们之前介绍的“关联记忆法”了。你记住了它们的绝对顺序,相对顺序自然也不是问题了。我们正好可以对比一下两种记忆方法。
路径记忆的提取顺序是和选择的场景路线及记忆桩的位置一致的,每个记忆桩的前后各是什么,有着天然的相对顺序的便利,提取速度极快;缺点是绝对顺序提取较慢。关联记忆的优点是绝对顺序提取极快;但相对顺序提取相对较慢,要重新根据绝对顺序还原各个记忆项目的相对顺序,相对顺序的提取线索实质上还是序号的顺序,而不是具体形象地地点位置。
在记忆项目不多的情况下,使用任意一种就行了,你清楚两种方法的不同和各自的优缺点,根据你自己的理解和倾向灵活选择即可。
若记忆项目较多,我们可以把两种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来补足其缺点。
我们看结合起来如何记忆。
下班后,理不乱坐另一路公交回家,到站了,下车跳到站台(记忆桩1),手上拿着从公司带回来的文件(file——56),文件袋的封口不是缠绕的棉线,而是系着一条领带(1.tie)。
接着,走过一条破旧的小街,街上有几处“红灯区”(记忆桩2),充满诱惑(lure——64),连诺亚(2.Noah)都抵挡不住。
走到小区大门(记忆桩3),锁门的铁链(chain——92)悬挂在门上,锈迹斑斑,有个人的妈妈(3.Ma)在大门口倚门而望。
走进小区,到理不乱住的那栋的拐角(记忆桩4),经常有带小孩的阿姨聚在那里聊天,小baby(88)圆溜溜的眼镜好奇地盯着我看,他奶瓶里喝的不是奶,竟然是黑麦(4. rye)啤酒。
在楼道上(记忆桩5),我又碰到了下班经常碰到的那个女孩,她颈部(neck——27)的锁骨很好看,戴着一条漂亮的常春藤(5.ivy)形状的项链。
回到住处,厨房水池(记忆桩6)里都是泡沫(foam——53),里面浸着室友没洗的餐具,水龙头的开关坏了,绑着一个法官锤(6.law)来代替。
客厅的垃圾桶(记忆桩7)里,发出罐头(tin——12)变质的气味,昨天的垃圾又没扔,罐头盒里还扔进去了一串钥匙(7.key)。
理不乱捂着鼻子(nose——20)把垃圾袋扎好,暂时放到了门外(记忆桩8),明天上班再带下去扔掉,一只蜜蜂(8.bee)飞过来,差点蛰到了理不乱的鼻子。
回到自己的房间,习惯地看看窗外,理不乱发现阳台窗户外的晾衣绳上(记忆桩9),有一只可爱的鸽子(dove——15)落在上面,还时不时发出咕咕的叫声,理不乱的一双鞋(9.shoe)还用鞋带系着晾在上面,随风一摆一摆的。
理不乱照例坐在书桌前(记忆桩10),打开电脑,准备看一部电影(movie——35),美好的晚上刚刚开始,理不乱将腿翘到桌上,惬意地动着脚趾头(10.toes)。
这样记忆后,随便第几个,是不是都很容易回忆了?
你可能还有一个疑问,这一次挂钩词正好没有跟要记忆的数字冲突,要是项目增多,比如有序号第15个,数字里也有15,这两只鸽子会不会互相打架?
理不乱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两个相同的编码可能会相互干扰。因为挂钩词本来是只用作序号的,我们对其活用用它来编码数字,所以,我们是在改造成一个新的记忆系统,我们也在不停的调试和调整。
其实,有场景的记忆桩作辅助,还有和另一个不同事物的关联,是完全足够区分开的。退一步讲,我们只是刻意地在用这个例子练习我们的记忆方法,尝试路径记忆法扩展和完善的可能。实际运用中,如果我们记数字顺序,如电话号码、圆周率等,并不需要知道它们的绝对顺序,所以也不用放入挂钩词;如果我们记忆别的事物,也自然就不会和数字序号混淆了。
重要的不是具体的编码方式,而是记忆的理念,我们一再强调的是方法的迁移拓展和灵活性。最根本的是你自己要打造一套适合你的记忆系统。如果能贯通多种方法,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信手拈来,头头是道”。这是我们的最终追求。
欢迎关注威信工号XXLXpsyc(学学理心),获得更好的版式和阅读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