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亦舒小说《那男孩》书评

亦舒小说《那男孩》书评

作者: 花开清欢 | 来源:发表于2018-05-26 11:16 被阅读0次

张爱玲和亦舒,都是我喜欢的女作家,虽然风格不同,但同样的才情飞扬。

有人说亦舒的书有对女人人生的思考与无奈,笔下的女人聪明却又逃不开爱情。这点我极其赞同。今日要与大家说的,是她的一部新书——《那男孩》。

亦舒小说《那男孩》书评

          一如既往地,故事一开始看不出背景年代,只知道女主陈枚生活平稳,家境不错,一家都是有素质的人。但读着读着就知道这是个现代的故事。

        陈枚是幸运的人,仿佛凡事都有人护其周全。聪明明媚的少女,未经世事,却总觉得对生活就那样淡淡的,不慌不忙,不乏追求者,但对爱情,她是有主见的,最终爱上的已有两个孩子的王立伟。而“事业有成”的王立伟在生意失败后还能让少妻阿枚在生活上毫发无损,过着从前的生活。免了她牵连担责,免了她物质受损,可世上哪有如此精明的人,让心爱的人不被损伤?他如何也免不了她内心看似已无痕迹却不可避开的伤痛。他不告而别,或许是为她好,毕竟他们只举行了婚礼,没有成为正式的夫妻。我猜她肯定是有不甘的,她更愿意跟他同甘苦。我猜她肯定是有不舍的,她把自己身心交给他没留后路。

        亦舒就是亦舒,续起事来,哪怕天大,业只是不加过多渲染,平实而语言简练,可是陈枚最后那种憋闷和崩溃的感觉依然能钻出纸外,惹的读故事的人心中不坦,期待峰回路转。然而,没有。

      看到最后,王立伟的大儿子王皓竟然是枚弟。经过故事中过渡角色来解释,单独来看这一段,又觉得像豪门复仇记。只觉得王皓一路成长惹人心疼,也便能理解他超出年龄的成熟和偶尔惹事的原因。但不得不感慨,亦舒笔下的人物,好似都是幸运之人,他们都能得到眷顾,在失败和磨难时,有人相助。可是现实却不及书中完美,总会有人落井下石,也总是有人被失败打倒。

        总觉得亦舒的文字,喜欢留白。很多她没说,又仿佛说了许多,没有很完美,却觉得最真实。陈枚对母亲有不满,她可能觉得母亲虚伪,但作为读着却并不恨她这位母亲,她的包容和忍耐并非常人。她的母亲,其实是最通透之人。

        亦舒说:我只想讲故事,并不想讲道理。这个故事,不荡气回肠,但也引人入胜。没讲道理,是因为生活中,一切其实都无道理可讲。也或许,很多时候不去讲道理反而更容易好好走下去。

相关文章

  • 亦舒小说《那男孩》书评

    张爱玲和亦舒,都是我喜欢的女作家,虽然风格不同,但同样的才情飞扬。 有人说亦舒的书有对女人人生的思考与无奈,笔下的...

  • 如果肉体可以越来越年轻,你是否还愿意优雅地老去?——读《紫薇愿》

    同时发表于豆瓣的书评 如果肉体可以越来越年轻,你是否还愿意优雅地老去?(紫微願)书评 看了二三十本亦舒师太的小说,...

  • 把青春出卖给你,我不后悔

    读亦舒的小说,活得通透,看的明白。这大概是每个看过亦舒小说的人都有过的感受,亦舒小说中的人物,都是拥有鲜明个性的人...

  • 书评:《喜宝》亦舒

    《喜宝》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本书,甚于《我的前半生》。 喜宝的人生是我曾经期盼的人生。 她年纪轻轻便什么都得到了,...

  • 亦舒小说推荐

    读亦舒是因为张爱玲,她们笔下的女子,敢爱敢恨,独立而自信。 亦舒的小说很多,这里只推荐笔者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 ...

  • 亦舒小说随感

    这几周接连看了三本亦舒的小说《喜宝》《玫瑰的故事》《人淡如菊》。总体感觉感情比较细腻,文笔简练。 几乎每一部书中都...

  • 喜宝▕ 亦舒笔下的钱与爱

    1 看书的时候,我有边看边做书评的习惯。 刚刚看完亦舒的《喜宝》,翻看自己的书评,前半部全部是揶揄嘲弄。 「女主角...

  • 凌玲是心机婊,子君是玛丽苏,这是真的吗?

    《我的前半生》改编自亦舒的同名小说,而亦舒又是鲁迅粉,这部小说其实脱胎于鲁迅唯一一部爱情小说,即1925年写成的《...

  • 读亦舒

    亦舒(1946年9月25日-),原名倪亦舒,出生于上海,中国作家、小说家。 亦舒中学时开始写作,毕业后曾当过...

  • “师太”亦舒:不读亦舒终身误,一读亦舒误终身

    亦舒,原名倪亦舒,香港著名作家倪匡的妹妹。1963年亦舒发表了首部个人小说集,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亦舒一直都是一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亦舒小说《那男孩》书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fm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