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凤霞老师的课堂,第一感觉就是干脆利落。目标指向明确,任务清晰,课堂节奏快而有序。但深入课堂,读《两小儿辩日》,身在课堂中的老师,放手让孩子们去学,所获颇丰。
你先做了什么事?
课堂从问题开始,武老师看似简单的几个问题,让孩子明白了自己课前预习的几件事:1.读课文;2.查字音;3.明文意;4.知道理。一个孩子回答,会给所有学生启发,这样简单地展示,没有老师的叮嘱要求,反而让人印象深刻。预习课文少不了阅读,老师的第二个问题:哪个地方难读?让孩子自己提问,同学解答,一群人帮助一个人的事情是大家都乐意做的,积极而又准确。
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文言文的课堂上出现阅读任务,本来对文言文相对陌生的孩子们来说,是一道难题。但孩子们在阅读的基础上,去解决大家遇到的问题。阅读、思考、讨论、展示,是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过程,武老师用阅读任务单作引导,点到之处皆方法。如读明白要看注释,读题目要突出中心词,辩论要创设情境等。“学习是所有人的事情,不是两个人的事情。”武老师的话惊醒所有人,旁听的孩子也乐于参与其中,这种参与由被动变主动,孩子们知道了课堂是自己的现场,不再做旁观者,看别人的表演,这就是潜意识里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不用说教,没有强调,孩子们置身其中,解决了遇到的难题,锻炼了能力。
你有什么发现?
“会学习的孩子既能够热闹起来,又能够沉静下去。”激烈的辩论之后,武老师抛出问题,引导孩子们深入思考,这一句看似随意的叮嘱,像一记小锤敲在孩子们的心里。利用老师给出的线索和提示,孩子们讨论起来有了方向,思维就不收约束,开始发散起来。用心的孩子总会制造惊喜。他们集思广益,把所有的可能都一一排出来,你会发现,武老师的放手带给孩子们的空间广阔,在思考中,孩子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表达。
你会改吗?
课堂的结尾,武老师设计天文学家穿越回去解决这一科学问题,需要孩子们把天文学家的解答改为文言文。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个难题,但这样的难题解决办法也很多:去运用文中的句型仿写、百度上去翻译、和同学讨论交流等等,每一个方法都值得去尝试,每一次尝试都是能力的培养。
有一种教叫做放手,武老师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向我们阐释了“教是为了不教”这句教育法则。反思、学习、成长,这是我今天最大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