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能力有十分,先用五分留五分。欺心能力全用尽,远在儿女近自身。”
自古以来,如何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有人起高调,有人谨慎行事,到底是哪一种表现才会为人称道?这是一个颇具争议并且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大约十几年前,那时候的农村还没有合作医疗,村民一旦生病去医院,所有的费用都需要自己承担。那时候,村民对于有医保的公务人员羡慕不已。
佟伟是乡里正科级的公职人员,时年50岁上下,在乡里分管民政工作,他是从基层一步步走到这个位置,因此自己格外珍惜。当然,他在村民的眼里少不了敬重。
由于佟伟分管的业务中涉及到对农村困难家庭的补助问题,这样一来,求他的村民逐渐增多。随着时间的推通,佟伟从原来的小心翼翼变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在一次婚宴上,佟伟与其他村民一样参加婚礼。期间,有很多人来到佟伟面前敬酒,大家都想与他拉近距离。后来佟伟有些不胜酒力,对劝酒者有些不耐烦:“你们就是没有志气,自己吃点苦就会出人头地,用得着到处去巴结别人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有道是矬子面前不说矮话,佟伟究竟是酒桌上的戏言还是酒后吐真言?没有人能够对此说得清。有一点肯定的是,村民对他的印象已经大打折扣。
一部分村民对佟伟心生反感,一部分人却加强了与他沟通,沟通的主要方法就是阿谀奉承,找几顶高帽给他带上。果然不出所料,佟伟听到这些甜言蜜语之后心花怒放!
说好话的村民大多得到了乡里的救济,但是真正困难的家庭却望钱兴叹。有个别困难家庭找到了佟伟理论,问他为什么高收入家庭能得到救济,低收入家庭却与此无关。佟伟满口都是理由,最后说这是上上下下意见一致的结果,这样做是公平合理。
有村民问他为什么在救济之前不能公开救济对象?佟伟回答说:“哪那么多废话?爱上哪告就上哪告去。”
佟伟的强势牵动着部分弱者的神经,他们不断地向上级部门反映,随着反映人数的增多,佟伟被调离实权部门。
工作变换后的佟伟仍然旧习不改,他依然善于听好话,对村民有着居高临下的心理。
不久以后,在一次升学宴会上,有村民对佟伟说:“你的条件好,公费医疗,我们可比不起呀!”佟伟拿出医疗证,用力地向桌子上一拍:“这有什么用?这里面有一万多元钱,根本用不着,公费医疗又能怎么样?”村民们交头接耳,私下里议论纷纷。
不到两个月,佟伟被查出癌症,三个月以后,佟伟永远告别了人世。
村民们都说人在顺境时不能忘乎所以,说话做事悠着点才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低调做人才是长久之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