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六个月,写了23篇读书心得。其实每一篇我都在很用心的写,但鉴于本人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有限,也许写得不够深入或透彻,但仍然希望把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和启发的书籍推荐给大家。
1.《中层胜任力:中层管理者的12项修炼》《中层胜任力》:中层管理者的修炼手册 - 简书
2.《认知天性》《认知天性》:让知识记得更牢固的有效方法 - 简书
3.《简单致胜》《简单致胜》:简单是高效的关键 - 简书
4.《精要主义》《精要主义》:专注最重要的事,“更少,但更好” - 简书
5.《深度思维:透过复杂直抵本质的跨越式成长方法论》读《深度思维:透过复杂直抵本质的跨越式成长方法论》的启发 - 简书
6.《向上管理:如何正确汇报工作》《向上管理:如何正确汇报工作》:实现自己和上司的双赢 - 简书
7.《弱传播》一次群聊引向《弱传播》理论知识普及 - 简书
8.《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一本很“正经”的历史书,读完让你爱上“历史” - 简书
9.《这里是中国》《这里是中国》:震撼、惊艳与感动 - 简书
10.《营销革命4.0从传统到数字》《营销革命4.0从传统到数字》读书笔记 - 简书
还有一本《事实》也很不错,暂时没有写读书笔记。
我记得刚开始看书的时候,我特别希望把自己看过的好的书籍推荐给同事和朋友。但慢慢地我发现,并不是我说这本书好、值得看大家就会看的。因为我发现:
一个是受个人意愿的影响。比如你是不是想通过阅读来提升某些能力或者解决某些问题,这一点很重要。没有意愿就没有读书的动力。我的一个朋友,每次遇到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就去翻翻心理学书籍或读读鸡汤文慰藉一下自己。
一个是受阅读习惯的影响。我喜欢读电子书。如果让我抱着一本纸质书来读,除非我对这本书特别感兴趣,否则我只能凭借坚强的毅力抵抗住耷拉下的眼皮才能把这本读完。还有我一定要把整本书读完才能知道“噢,原来重点是这几章内容”,生怕哪章没读就错过了重要内容。
一个是读书类型偏好的影响。我很少读鸡汤文和个人传记类的书,倾向社科类书籍,在现实中更有意义。
最后还有受个人认知水平的影响。同一本书,有的人可能觉得启发性很大或者赞同作者观点;但有些却是相反,书的内容可能过于深奥,这样很难坚持读下去。
后来,我就不再推荐了。我特别享受从一堆堆的电子书中慢慢找寻最适合自己的那本。看看简介、翻翻目录,加人书架,点开扉页,然后默默地读下去。也许会把它写成读书心得,也许读完就这样吧,但总之那些被自己读过的书会悄悄地沉淀下来,在某一次闲谈、某一次工作中它们会自然而然地从嘴中从笔中冒出来,于是你便发现一切都值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