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阵子在面试回来的公交车上遇到一对年轻的高中毕业生,刚刚考上大学的样子。男孩子高高的瘦瘦的,手里拿着购物袋还挎着女孩子的包,女孩子有点微胖。男孩子手扶着公交上的扶手,女孩子拽着他的胳膊,我站在他们左后方,心里想:哇,年轻的气息啊。一路上,他们在谈论以后去哪里读研去哪里工作。男孩子说:“反正研究生是要去天津读的,那里的xx专业是最好的,你不要去上海读,要离我近一些......”,女孩子认真的对他说:“其实,我也不喜欢上海呢。”,男孩子笑着说:“四年以后,我们可以离得近一些,发展的话不啦不啦,春运的话不啦不啦.....”。后方的我一路都在羡慕他们,那么年轻,那么可爱,充满了梦想。可爱的把四年后的路都想好了,未来有你,未来可期。
不禁想到六年前的自己,由于对读的大学不满意,一踏进大学,就给自己定了很多目标:要修一门法律,学法语,要考北外的翻译等等......一步一步的前行,发现实际和规划有太多的出入,为了得到一些东西必须要放弃很多东西。在尝试的过程中,人真的会改变、放弃甚至忘记。因为遇到了一个语言天才,学英语被她碾压,学法语被她碾压,学俄语还是被她碾压,直接导致我考研的时候直接放弃了语言类。其实,现在想想,我是后悔的,人有自知之明固然好,可是绝对不要因为别人否定自己,小马过河的故事要铭记在心啊,实践是检验一切的真理。在路上看到他们在谈论四年后的生活又有些感动,又有些想笑。可爱的人啊,世事多变迁。
在北京的时候,有一天下着很大大的雨,我和鲍看完电影打着伞匆匆赶回住的地方。在途中,我问突发奇想的她,在你的小半辈子里做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她想了一会说是没有复读,我惊讶的说我也是。两个来自高考大省的孩子,相互回忆着。在一个雨夜里,两个25的女生共同以为拒绝复读或者错过复读是那个青春最可惜的事情。可事后的我总是会想到,或许不是因为选择,也可能是因为从一开始就注定的命运呢。
回来的这段时间里,在我对自我认知混乱和重塑的过程中,无路可走的时候或者开始自我麻痹的时候,我认真的思考:如果给我一次后悔的机会,我会回到什么时候。嘿嘿,自己竟然很贪心,想要回到十五岁的时候。2009年我初三。

15岁那年是从极端任性和极度开朗迈向严重忧郁自卑的那年。09年中考失利,离开了熟悉的伙伴们,听从父亲的意见来到了一个人也不认识的中学。从那里开始了有些灰色的一年,逃学、睡觉、不及格、不合群。后来的我总是理性的让人害怕,竟然也奇怪15岁以前的我会是一个儿女情长的少年。如果,我是说如果哆啦A梦把时光机借我用一次,我希望可以回到15岁。
15岁的那个少女不会执拗的非要问少年楼下给他送可乐的小师妹哪里好。
16岁的那个少女不会过度的敏感和孤独而对自己自暴自弃。
17岁的那个少女会拼了命的学习为了懵懵懂懂的期待狠狠努力一把。
18岁的我还是很感谢能够遇到那个只能跟在他身边奔跑的DZG,但是大概会勇敢说出来。
18岁的我不会再逃避人情世故,也不会躲避世间不公,勇敢的承担责任。
19岁的我会慢慢学会回应他们的好感,不会再在人家隔着屏幕说自己发烧的时候让他多喝热水。
20岁...
21岁...
22岁...
23岁...
24岁...
时光就像斑驳的影子啊。不是双向的具有单向属性的除了电还有时光。我老早就知道的啊。法律里边决定小于裁定小于判决。我做了很多个决定,却始终没有给自己一个判决。有很多的遗憾大概都是自己过度的好强造成的,所以对自己的定位和认知越来越模糊。无论日后的我们多么的懊悔或者突然间的顿悟,时光是公平的使者,那一抹白月光仿佛是我们永远回不去的时光。
回不到的是永远的15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