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缘起:前几天,听了罗胖的《杜月笙的代价》,本来只为打发坐车的时间,没想到竟被吸引住了,杜的生平、罗的点评,都让我很有触动,颠覆了这个黑帮“教父”在大脑中的形象。突然想找来杜的传记一读,网上一搜,发现为杜月笙写传记的竟有60多人,可见此人之传奇。脑中既然已有东西,不如先整理出来,以后有空再阅。
杜月笙先说点题外话:关于历史与传记。历史与传记,一个是过去的事,一个是别人的事。要做学问、搞研究的话,的确要尽可能地看第一手信息。但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讲,第一手信息怎么可能得到?就算是太史公写的东西,也夹杂了自己的私货,也是第二手信息。纯粹的第一手信息,肯怕只有那些出土的器物,那些东西才是最纯粹的,没有观念、没有立场的,但我们读不了。即使是那些专家,他们从中解读的信息,何尝又不是盲人摸象、管中窥豹呢?所以我们只能接受二手、三手、四手……的信息,这也并不紧要,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读得是二手三手信息,从而有所怀疑、有所选择。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一味追求历史、传记的真相并不重要、也不可取,我们需要的仅仅是从一个角度或一个侧面,从过去的事、别人的事中得到些东西为自己所用而已。所以,真也好、假也好,如果能够从故事中,明白一些道理,得到一些启示,就当是神话、寓言也是可以的。
我看到的:看到的东西原本支离破碎,经过整理后,我觉得可用这九个字: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这原本是电影《一代宗师》的台词,电影看得似懂非懂、不明觉厉,但是这句台词我却记下来了,原本的顺序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不知道为什么,听完杜先生的故事,这句台词又冒了出来。我觉得改一改,套用在他身上很恰当。他见了天地、见了众生,但是没有见到自己。
见天地:我理解为自己和社会的关系,个人有专长、有本领,在社会上有地位、有实力,就可以说是见了天地。他从一个社会底层做到青帮领袖,是一个典型的成功人士,非常励志,放到今天,也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事业干到这个地步,不可谓不见了天地。
见众生:我理解为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他待人有宽恕心、体谅心、慈悲心,扎扎实实做了很多慈善,体悟人心有无与伦比的悟性,非常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人缘极好,作为一个黑帮头子,在当时上海滩,无论是政治界、文化界、经济界,还有很多普通老百姓,都很认可这个人,都以和他交朋友为荣,有疑难杂事首先想到的是托付“杜先生”去处理。人做到这个地步,不可谓不见了众生。
见自己:我理解为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这个命题很多人都会忽略,但是它确实存在。我们平常经常用的“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原谅自己”等等,都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之所以说杜先生没有见到自己,是他没有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他从内心深处看不起自己的“瘪三”出身,非常渴望得到传统社会的认可,为此他不断完善自我,其实他的见识修养境界已经远远超过许多所谓的“道德君子”,但是这个“结”他始终放不下,自卑感如影随形,一生过得并不轻松、快乐,可以说是一个痛苦的人、悲哀的人。我感到,这也是罗胖所说的他成功的代价:永不满足,追求完美,不放过自己,煎熬的度过一生。
我想到的:人能不能够没有痛苦的、圆满的度过一生?我想有的,在书中看到过这种境界的描述。孔子讲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佛家讲的“圆融”,道家讲的“天人合一”,都是这个问题的终点。现实中也应该有的,只有自己层次不够,难以得见这样的高人。作为普通人,如果不做圣贤,有没有可能做到?我想也是可以的:于社会有益、与相遇的人相处融洽,自己过得从容、没有煎熬,临死之前没有恐惧,说走就走,就算见到了天地、见到了众生、见到了自己,就算圆满。
我见过濒死的亲人,也见过突然去世的人,都没有达到这个境界的,都是还有这事那事,不甘心、不放手。人达不到这个境界,不是因为这些问题客观存在,问题是始终存在的,关键在于如何去看。要达到这个境界,只有以“明日就死”的心态,时时调和身心、化解冲突,才能彻底见到自己、关心自己,从飘忽不定的客观环境中超脱出来。
“人生最美的风景,是内心的从容与闲适”。我认为,此言真实不虚。 但这从容与闲适,不是能等来的,也不是说钱赚够了、疯够了、玩够了,从容与闲适就自动来了。这有一个自我观察、自我调和的过程,这就是修行,只有不断地提升知见、观照自我、调和自我,把心中的一切心魔降服了、调和了,趋于平静了,才能到达体悟到这个最美的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