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循着《人类简史》发现了这本书,并费了很长时间才将它看完,这两本书的主题都是讲人类历史,但各有不同的表述。先来做一个对比。
整体看来,《人类简史》(下面简称《简史》)是按照时间线横向描述,跨度从137亿年前地球大爆炸说起,一直说到现代,其特点是连线串珠,讲的是人类历史的宽度;而《枪炮、细菌和钢铁》(下面简称《钢铁》)描述的是趋于成熟的人类社会,选择一些疑问点进行深入分析论证,挖掘各种人类社会现象的成因,探讨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从写法上来看,《简史》是对既存各个领域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使之体系化,达到逻辑自洽。其精彩之处主要在于其观点新颖,用一种颠覆性的视觉给读者带来巨大的冲击,震撼于叙事宏大,视野开阔,让人叹为观止并在不知不觉间接受作者的观点。《枪炮》则着重于实证,很多表述是“我**年在**考察的时候……”“我们观察到……”,在论述问题的时候,不单是追求逻辑自洽,还会多层次多角度论证,尽可能的达到逻辑它洽。论证方面有很多一手资料,并且多用数据和考古学证据进行梳理论证。其精彩之处就是严密实证,论证充分,让人不得不信服。
在我看来,《简史》属于“史料”有逻辑的集合,俯视人类的视觉有利于构建框架,扩大视野,开脑洞的思维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解世界的方法。《枪炮》属于以“观察到的事实”为论据的人类学论文。更接近科学的方式,其探寻事物缘由的方法手段值得推崇。
选择一个关于技术问题《需要之母》来看看作者的论述思路。
首先作者抛出一个叫菲斯托斯圆盘的考古发现,进行相关分析后用各种疑问问题引出技术这个话题。然后就到现代社会结构所依仗技术力量而带来的现实进行诸如“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而不是印第安人或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人发明了火器、远洋船只和钢铁设备?”之类的反向追问,给出一个常识性答案,比如认为这一切都是欧亚大陆人在创造性和智力上要比其它民族高出一筹,技术英雄主义等。通过再对这些答案提出疑问后进行梳理得到本章的中心议题:为什么在不同的大陆上技术以不同速度演进的问题。
接着作者选取一个常识性观点“需要乃发明之母”进行切入,通过一系列论述之后作者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是:技术的发展是长期积累的,而不是靠孤立的英雄行为;技术在发明出来后大部分都得到了使用,而不是发明出来去满足某种预见的需要。
再接下来考察对技术发明接受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里面又进行追问,层层剥茧的目标很明确:想要找到在接受新技术方面的终极影响因素。但似乎无法找到。
作者在这转了个方向,选取了一个独立的点来考察造成大陆与大陆之间在技术发展方面存在的差异的原因,作者先抛出一般结论,然后从宏观到微观,从不同社会形态和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同一社会形态不同时间段等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后得出结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大路上都有富于创新精神的社会,也有保守的社会。此外,在同一个地区内,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会产生波动。
进而得出:如果一个社会的创新精神决定于许多独立的因素,那么这些结论就完全是人们可能期望的结论。如果对所有这些因素没有详尽的了解,创新精神就成了不可预测的东西。……然而,对研究广泛的历史模式的人来说,这些情况的具体原因是什么,这并不重要。……这就是说,在任何特定时间里的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如整个大陆),总会有一定数量的社会可能是富于创新精神的。
后面作者还讲了关于技术借用、技术传播对技术本身的影响,还谈到技术的自我催化,其论证模式前面已经详细说明。
也许是个人少见多怪,我很少看到这类分析严谨,实证推理的社会学著作,这种求是求真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文章和技术一样,总是需要借鉴前人的经验积累,这些积累里面有多少是想当然?又有多少是经过实证的靠谱结论?有多少常识其实不是事实而只是观点?又有多少在当时是靠谱的而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变得不再适用?……
我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是不是也在经常在想当然?是不是也时常把观点当事实?是不是也会对自己的观点无比坚信,在遇到挑战的时候总是在寻找证明自己合理的证据进行捍卫?
芸芸众生就这样在求真务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幸好有《钢铁》作者这样的引路人,在这条道路上逆向跋涉,启发着……引领着着后来人……
网友评论